第1446章 诺奖提名连锁反应,卫先生不想出院 (第2/3页)
的王牌,待遇可不比协和的差,甚至还有一些在协和没有的特权,他们就是奔着方言这诺奖提名的中医第一人来的。
好像是在他身边工作,都是一件与有荣焉的事情。
这种心态就像是……未来二十一世纪,年轻人挤破头想进刚拿到融资的独角兽公司,或是顶尖明星工作室的核心团队,哪怕原单位待遇优厚、福利稳定,也甘愿降薪或放弃特权,只为贴紧“行业顶流”的光环,蹭上“风口红利”。
就像有些人觉得跟着马斯克、张一鸣干,哪怕起点低,也能接触最前沿的行业资源,未来履历上添一笔就身价翻倍。
这些中医的想法本质是一样的:方言这诺奖提名的头衔,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人荣誉,而是成了中医行业的“流量密码”和“价值背书”。
他们在原单位是“王牌”,但行业里的人提起,最多说“某医院的某中医”;可要是能调到方言手下,立刻就能变成“诺奖提名者团队的核心成员”。
以后出门会诊、带徒授课,甚至发表论文,这个标签都能让他们自带“权威滤镜”。
当然了,他们经过新闻曝光了解到,方言手里握着的资源也是相当厉害的。
比如全国药材基地的供应、单独的研究所、中侨办和卫生部的支持,还有协和这里能接触到的病人。
跟着这样的“行业领军者”,能接触到的疑难病例、科研项目、人脉资源,都是原单位给不了的。
这下就更有吸引力了,不管是哪个角度来看,跟在方言这个即将起飞的年轻人,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选对了领导,就能更快实现阶层跨越。
这还就光是一个提名,就让事情变得如此。
要是真拿到诺奖,那不知道该多爆炸了。
不过目前方言对这些反应还是比较淡定的,他的真正目标还是诺奖本身,所以现在他还是盯着肝病的事情。
现在各部分的人已经出去了,他们调查时间应该是在半个月左右,也就是十二月初的样子回来,各地的反馈就会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