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44章 周末聚会,爆炸言论(月票加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444章 周末聚会,爆炸言论(月票加更) (第3/3页)

栋门诊,一栋住院,大概还有一个多月的样子,这两栋楼就竣工了,崔院长这边也说了,要把扩招的事儿提上日程了,但是现在招收人员的事情,还不太明朗。”说着方言看了一眼原来的院长老董,还有现院长兼医院书记崔静怡。

    然后他接着说道:

    “之前我已经和协和的中医科门诊医生说了,让他们可以推荐一些人,不过他们推荐的人肯定不会太多。”

    “而且他们推荐的人,大部份也都是和他们一样的年轻医生。”

    “我还是希望能吸收更多成熟且有经验的老中医坐镇,这样才能让老带新动起来。”

    “我的理想状态,最好是江湖派和学院派各占一半。”

    “但是人不是那么好找的,所以我希望借着这个机会,向诸位求助一下,到底通过什么渠道招人?人来了又怎么考核?还有关于政审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说到这里方言顿了顿,然后又看了看方药中,王玉川他们,这些都是当过西苑医院副院长的。

    方言说道:

    “大家都是这行业的老前辈了,还有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当过院长的,肯定是遇到过这些情况,我希望大家指点指点,给点参考意见。”

    方言说完,书房里瞬间安静下来,大家都跟着琢磨起来。

    崔静怡院长先开口了:“方言这想法很实在,老带新才能稳住根基,我基本上也是这么想的,另外江湖派有实战经验,学院派懂理论规范,各占一半确实合理。”

    “关于招人渠道方面,我之前是有考虑的,按照以往的流程,分两条线走,一条线是官方渠道,通过卫生部发通知,让各省卫生厅推荐当地有口碑的老中医,尤其是那些隐在基层、没正式编制但医术过硬的,这样能挖来不少江湖派的好手;另一条线是业内推荐,就靠在座的各位前辈,你们在中医界人脉广,认识的靠谱人才多,推荐过来的人底子肯定差不了。”

    “官方渠道得把好政审关,各省推荐的人,让当地公安和街道办配合调查,确保政治清白。毕竟是进协和,身份背景不能含糊。至于江湖派的政审,可能麻烦点,有些老师傅没正式工作单位,那就得靠推荐人担保,再派专人去他们行医的地方走访,问问当地百姓的口碑,既看医术也看人品。”

    “就像是方言找的陶老先生,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嘛。”

    崔静怡还是比较乐观的,不过他说完,一旁的老院长就说道:

    “让官方发文不太现实……”

    “你可能不知道上次方言扩招研究所的事情,人家不会那么容易放人过来的,特别还是地方的中医人才。”

    一旁的赵锡武院长也说道:

    “没错,给你送过来的也不一定好用,听话不听话还是另说,别送个二把刀过来,到时候浪费时间,还整的大家都不开心。”

    对此贺普仁曾路泉也是纷纷附和。

    这时候,一旁的岳美中教授说道:

    “我就这么说吧,想要一次性的招到位,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我有个思路,你们听听合适不合适。”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岳美中,只听到他说道:

    “我建议,还是沿用现在协和的布局,让更多的医生到这里来挂职,轮流坐诊。”

    “最好就是我们先来帮着撑场子,顺便带一些徒弟也一起过来帮忙,然后方言他们研究生班的人,也需要一个大的实践场所。”

    “协和的中医科就和我们研究生班正式对接。”

    大部分人听到这里都在点头,只有崔静怡警觉道:

    “那协和中医科不成首都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了?”

    岳美中教授说道:

    “那你们协和医科大学也没中医啊?”

    “要我说,协和的中医科在扩建后,完全有能力分出来成立专门的协和中医院!”

    岳美中这话一出,书房里瞬间炸开了锅,连一直沉稳的陆东华都抬了抬眼皮,显然被这个大胆的提议惊到了。

    崔静怡眉头皱得更紧了。

    方言赶忙打圆场说道:

    “这事儿就扯远了,要设立分院那事情更多,咱们现在先解决目前的问题吧。”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岳美中才作罢。

    就在这时候,外头传来敲门声,小老弟在门外对着方言他们说道:

    “哥,廖主任和李副部长来了。”

    PS:账平了哈,兄弟们投投票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