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182章 人均文学青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卷 第182章 人均文学青年 (第3/3页)

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国营出租汽车公司。

    特殊十年间,乘坐出租汽车被视为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而遭到批判,出租汽车行业急剧萎缩。

    70年代初,首都、沪上、羊城等大城市各类外事活动增多,出租汽车又在大街上出现,不过,也不是谁都能坐的,基本只服务外宾,要有外汇券才行。直到84年,首都才开始有个体出租车。

    唐晓芙连忙问:“从这里先到北影厂,再到燕京工业大学家属院多少钱?”

    在林正军的指导下,《山楂树之恋》剧本已经写好了。

    但唐晓芙觉得不完善,估计北影厂要给出不少修改意见。尽早给他们,他们才能及时给出意见方便修改,毕竟林正军唐晓芙在燕京也就待这么二十来天。

    “嘿,一听您这口音,是咱们老燕京人儿,知青回城吧?"

    青年依旧嬉皮笑脸地道:"这样,我也当过知青,我也不多收您的钱,收您一块钱,您看成不成?"

    “我可没漫天要价,从咱们这到北影厂、中关村那都出了城了,来回折返要二十里地呢,要您一块钱真不算多!”

    现在,首都的城区范围还很小,常规来说出了二环就相当于出了燕京城。

    中关村那都干到三环西北角上去了,那块现在完全可以算郊区。

    在1980年以前,海淀的定位一直是农业区,这里是整个燕京的副食基地,为京城提供着大量的瓜果蔬菜。

    所以在白颐路也就是中关村大道的两旁,不时地还有大片的树林荒野以及坟地。至于北影厂,在北三环蓟门桥附近,周围也是一片荒凉。

    “行!那就坐三轮车吧!”林正军把行李放到了车上。

    “你认识北影厂的人?”路上,青年一边磴着车子,一边撩起褂子的衣襟,擦了把汗水问道。

    “嗯,我认识谢铁郦。”

    “你,你找北影厂的人干啥?”青年肃然起敬,好奇地瞅了一眼林正军。

    “送剧本。”

    “我草,你能写剧本,哥们牛啊!”

    青年顿时对林正军刮目相看,说话都变得文绉绉起来:“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笔名楚狂人!”

    “你竟然是楚狂人,哥们也是文学青年,是你的忠实读者啊,你可太牛了,今天能拉你,是我的荣幸啊!”青年欢声怪叫,双眸迸射出狂热的目光。

    “哥们客气了,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林正军无奈啊,你瞅瞅,真是人均文学青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