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节 中国足球改革进行曲(二) (第2/3页)
总局改成足协,这么多人,一下子全去足协。我们其他项目还要不要继续?”
“局长,当时可是你答应我,可以从其他项目调人,怎么现在又反悔了?”
“我是答应你调人,但是我没想到你会调走这么多人。就算我同意,其他的局长也不会同意。其他项目的主任,见到你,还不把你吃了。”
“我是无所谓。不成功便成仁,改革总是很困难嘛。我不怕得罪人。”
“这不是得罪人不得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总局运转的问题。这份名单上,你只能抽调一半。”
“一半?这太少了,再多点。”
“顶多再加两人,多了没商量。”
“那好吧,人数就这么多。但是人得随我挑。”其实,杨勇心里知道自己报这么多人,局长肯定不会同意,但是为了让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人才,他便将所有可以的人选报了上去,然后再和大老板讨价还价。
周中的某一天,足协的中层干部都接到了去党校培训的通知。这份通知是直接从总觉下发的,而且要他们脱岗进行学习。这个举措,一下子在足协内部炸开了锅。
这些中层干部在接到通知后,都傻了眼。脱岗?将自己的工作交给副手,这是从来没有的事情啊。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四处打听之后,才明白这是让他们离开足协。这还得了。这帮中层干部便纷纷通过自己的关系,向总局领导说情。但这一次,所有的说情都没有什么作用。吴鹏这次是行使了自己作为一把手局长的绝对权威,将所有的说情人都给打发走了,并他们转告足协的中层干部们,局党委决意已下,不容更改,让他们安心地再党校学习。如果不服从总局的安排,直接打包走人。
见大老板这次的决意很坚定,这帮中层干部只能是乖乖地收拾好自己的行囊去了党校学习。
在他们去学习的第二天,新的继任者都来报道了。他们都是来自各项目的精英。在足协办公会上,杨勇明确的告诉他们,是自己向总局要人,将他们调来,现在他和他们是在一条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根线上的两只蚂咋,谁也跑不了。杨勇还告诉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熟悉自己的业务。
其实在来之前,他们已经知道了自己将来足协。他们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既然能来,那肯定是抱着想干一番事业的心而来。
在会上,杨勇分配了下一任务,便宣布了一个新的规定。那就是足协除了几个中层主任主任之外,其他所有的岗位都要实行竞聘上岗,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能者上,庸者下。他还宣布要从社会各界广选人才,充实足协的一些岗位。
杨勇为什么这么做,那是因为他知道“攘外必先安内”。足协内部都很混乱,那么何谈整治整个中国足球。所以他县对内部进行一次大的轮换。中层干部调动只是第一步,竞聘上岗是第二步。他想通过这次的动作,将足协上下凝聚成一个整体,也为他接下来更大的动作埋下伏笔。
如果说中层干部的调动还离所有员工比较遥远,还抱着看戏的心情,那么这次的竞聘上岗,就让那个他们感受到了杨勇的“铁血”手段。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饭碗。有的人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行,就已经在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