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4 (第2/3页)
当然,为了增加军报的严重‘性’。同时,也为了把敌人渲染成恶魔。军报起草人故意忽略了一个细节,就是‘射’向居民的箭是没有箭簇的。只能把居民‘射’得疼,就是‘射’不伤,‘射’不死。
战争结束后,英罗凡才得知这件事,心里把那些写军报的人骂了个半死,也是可奈何。正是这个细节没有呈报,使他判断错误,军报上都是千篇一律地写着“‘乱’箭之下,居民死伤惨重,没有一个人能活着逃生”。
实际情况是,给‘乱’箭‘射’过的居民人人都逃生了,没有一个死在‘乱’箭之下。直到战后,休卡王国出现了不计其数的难民,急需政fu救助的时候,英罗凡发现大笔大笔的金币‘花’在救助方面,非常奇怪,令人去查,才明白真相。
明白了原因的英罗凡,不禁跳脚大骂:“这些该死的军报起草人,他们‘蒙’骗的不是朕,而是一个国家,让我们丧失了一个歼灭瑞克的大好良机。要是我知道这种情况的话,我肯定能够判断出来,瑞克是故意在搞破坏,那么,他围住城普大营不打,不是因为他的力量不足,也不是他使用的围读打援策略,要把休契城的军队调出城围歼掉。他最担心的就是休契城增援城普大营,使他腹背受敌,没有时间来搞破坏,才耍了那么多的‘花’招,先是一轮猛攻,打得城普大营损失过半,达到先声夺人的目的,再故意放出信使,借信使之口达到让我们相信他做好了围歼增援部队的准备。这是个‘精’心策划的幌子,其才情之高自是不用我多说,历史自有定评。
平静下来的英罗凡则大叹道:“在战争,细节往往能决定胜负。那些该死的地方官为了他们的前途,居然瞒住了这个最重要的细节不报,反而夸大其词,说我们伤亡是如何如何的惨重,敌人的势力是如何如何的大,我不相信敌人使用的是围读打援的策略都不可能了。”
最后,英罗凡还说出了一句任何人都不得不赞同的名言―“不虚报就没有前途”,这是仕途最好的注脚。
※※※
日落黄昏,残阳如血,把大地染成一片血‘色’。
此时的大地的血‘色’不是残阳余晖,而是真的血‘色’,是由鲜血染成的,这些来不及浸入尘土里的鲜血还在冒着热气,要是在冬天的话,可以看得见袅袅升起的白烟。流淌的血液来不及浸入尘土里,汇成一道道小小的溪流,在平地上哗哗流淌。
按照瑞克的命令,魏莽率领大军在午后三个小时,也就是太阳西斜的时候对三万城普大营残军发动最后的总攻。
神封要塞守军和香城守军都是久历战火的老兵,经验丰富,战斗力强,装备‘精’良,自然不是城普大营刚刚完成集训的军队所能比。
魏莽的军事才干是有目共睹的,非常杰出,知道最后的较量已经到来,他给瑞克用憋将之计憋足的气没处发泄,正好发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