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个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二个家 (第2/3页)

经是个极为庞大的天文数字。

    而且还都是高附加值的稀缺资源,价值与那些进出口的普通资源和商品不可同日而语。

    基本上从去年开始与大明合作以来,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时间,光为我国带来的直接就业岗位就数百万。

    间接就业岗位达到千万之众,由此可见双方合作的重要性。

    因此从今年开始,现代与大明之间的合作就更加紧密,老朱虽然在南明那边,但朱标却代表大明与现代又进一步加深合作,签署了许多合作项目。

    光各类建设合作项目就多达四百多个,包括全国性的建桥、修路、投资建厂、盖楼等等。

    其余林林总总的项目加起来多达上千个。

    双方都在加强对彼此依赖。

    毕竟两个不同的世界导致这种依赖并不损害双方的利益,因而在合作的问题上,反而比与在同一个世界的不同国家捆绑更深。

    部队还在继续转移。

    这还只是人。

    那边还有大量的武器装备得运过来,估计至少得一天的时间。

    老朱和众人看了一会儿,也没有再继续看下去,随后就去了王首长的办公室,聊了一些合作方面的事情。

    其实基本就是朱标在说,他们在听。

    在这件事上年初的时候老朱就已经全权交给朱标来处理,合作内容和项目签署合同他也都知道。

    不过一来没那么详细,二来现在都已经农历四月份,阳历五月份,合作了近半年的时间,自然有不少成果出来,趁着这个时候跟他说一说。

    “南京长江大桥的主体工程已经修完了,预计再过半年的时间就能完成整个桥梁建设,比预期的一年半要早三个月。”

    “南京炼油厂也已经建造好并投入建设,以后从中东运来的原油就不需要运到现在,而是在南京提炼好再运过去,这样我们自己也能进行石油化工提炼,还能减少运输成本。”

    “南京飞机制造厂已经完工,今年开始我们准备进行国产飞机零突破。还有南京坦克厂也已经建造完成了大半,明年应该能制造出第一辆大明坦克。”

    “还有汽车厂、摩托车厂、拖拉机厂、自行车厂、造船厂.”

    “目前主要的建设军工项目还在南京及其周边,全国各地大量拥有矿产资源分布的城市还未动工,这是今年的项目预期。”

    “来年的项目则是往全国铺。”

    “我打算先在东北建造发电厂、煤矿厂解决缺电瓶颈。再在东北、山西一带建造化肥厂。”

    “之后就是在全国各布政司组建工业基础,以钢铁厂、煤炭厂、纺织厂、砖厂和发电厂为主要建造项目,以先加大钢铁和电力的产出。”

    “还有其余重型机械厂,各地方布政司在县、州府、行省里的道路,规划全国性公路铁路,林林总总下来,交通运输、军工、能源、冶金、机械制造、化工.”

    朱标把手头上的合作项目大致说了一下。

    真就是大致。

    因为他也就说了二十多个重点项目,其余大大小小上千个项目都没法一口气说完。

    因此只是把他的发展和规划给老朱谈了谈。

    包括现在的首要任务有两个。

    一个是交通运输。

    一个是能源。

    说到底,其实就是修路,公路和铁路。

    然后就是发电站。

    这两样东西搞起来,大明的发展才能真正走上一日千里。

    否则就算你能承接这些工业项目,没有能源和交通,无法制造,制造出来也没法运走。

    老朱听了朱标的汇报十分满意,然后又跟秦老聊了聊具体的合作内容。

    一直到傍晚的时候,两万洪武士卒才总算是回去了。

    “好了。”

    见人都已经运走,朱元璋起身对众人说道:“我要回去了,有些日子没见到皇后,很想她,南明那边的武器装备,就辛苦你们了。”

    “那我留在这里负责。”

    朱标说道。

    “嗯。”

    老朱应了一声。

    众人把他送到楼下。

    朱云峰和季赫挤眉弄眼。

    也没有多废话,老朱直接就过去了。

    朱棣和朱云峰紧随其后。

    地宫宽敞明亮,早就被打造成了一个现代设施。

    不仅全钢筋水泥,还有大量的传送带,所有商品畅通无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