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下南京,凌迟行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下南京,凌迟行刑 (第2/3页)

不被异族奴役而流尽最后一滴血。

    然更多的则是像他们这样跪倒在异族铁蹄前苟且偷生者。

    而可悲的是,张煌言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自愿剔了头发,换上胡服,投降满清的士绅却如过江之鲫,多之又多。

    老朱十分厌恶,冷眼瞥了一眼说道:“杀了。”

    冷冰冰的一句话,让下面诸多想投降的官员如坠冰窟,面露惊恐之色。

    还未等他们说什么。

    周围洪武禁卫拉动枪栓,十余把突击步枪的子弹顷刻间扫射而去。

    “哒哒哒哒哒哒!~”

    突击步枪的枪口喷出猛烈的火舌。

    霎时间血光迸溅,惊得周围房屋中偷窥的百姓骇然不已,再也不敢趴在门窗缝隙间观看,狼狈逃入屋中瑟瑟发抖。

    而仅仅几秒钟过后,原地只剩下二十多具南京大小汉人官员的尸体横陈,双目还露出惊恐神色。

    尸体又很快被人清理搬走。

    若非流入青石板间的鲜血,或许谁也不知道江南省那么多高级官员便这样轻飘飘的死在这里。

    王朝更迭,乱世之中,任你是王侯将相,还是普通百姓,亦都是野草般命贱。

    车队继续前行。

    过了长安街,很快就到了南京皇宫。

    南京皇宫这个时候已经沦为了满清八旗在南京的驻防地。

    早在顺治二年,鞑子豫亲王多铎就在这里驻兵,之后陆陆续续驻扎在南京城内,形成了以南京为核心的江南八旗军驻防。

    这些江南八旗军可不归刘良佐管。

    他不配。

    城中有满汉蒙八旗兵马三千人,统领他们的是江宁将军喀喀木,以及左副都统鄂通武,右副都统额楚。

    此刻这些满汉蒙八旗借着镇压江南地区起义军的名义早就开溜了,逼着刘良佐留下守城。

    事实上刘良佐看似是江苏和安徽的最高级别的官员,可军事政治都被限制。

    原因很简单。

    他并不是满清鞑子信任的心腹。

    在江南地区还有几个大官,如江南总督郎廷佐,江宁巡抚朱国治。

    就跟湖广巡抚虽然是湖南和湖北两个省的最高长官,可下面还有湖北巡抚和偏沅(湖南)巡抚一样。

    刘良佐作为江安总督,管江南省和安徽省军政大事。

    但安徽和江南也分别有总督和巡抚,目的自然也是为了分他的权力。

    毕竟相比于刘良佐这个后来投降再入旗的汉人叛徒,郎廷佐和朱国治都是辽东人,正儿八经的满洲汉军旗,自然更受清廷信任。

    此刻鞑子们早就跑路。

    喀喀木和郎廷佐等人说是镇压江南起义,实际上一直在镇江等地活动,而且早就准备了船只。

    一旦看到南京被攻破,马上渡长江往山东方向开溜。

    可见在他们这些真正的八旗子弟心里,后来投降他们大清的这些二鬼子,算不得什么自己人。

    老朱进城之后听人说了这事,已经派人去镇江了。

    不过估计抓不到他们。

    对方早就在南京外面布置了探马,城破之日就是探马亡命往镇江跑去报信的时候。

    这也无所谓。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他们再能跑,跑到北京,跑到辽东,跑到黑龙江,跑到西伯利亚去?

    要真能在小冰河时期跑到西伯利亚去就算他们厉害。

    “我南京皇宫被鞑子祸祸成这样了。”

    老朱已经走到了南京午门城墙上,俯瞰着宫殿,看到的却是一片残破的景象。

    除此之外,原来的宫殿布局也有很大变化。

    巍峨殿宇倒是没有人敢居住,毕竟那是皇帝住的地方,地方官员住那就是居前朝宫殿,图谋僭越造反,死路一条。

    但奉天门内外及其左右两侧建了大量营房,用于满清八旗兵丁以及两江总督府和江宁将军府。

    皇宫内有官邸衙署,对比北面皇宫的破败,南面的官邸却是气象恢弘。

    朱云峰在身后说道:“之前我和太伯爷去过现代南京故宫,了解了一下情况。南京故宫在大明时期就已经破败了,没钱修缮。直到弘光政权时期才又把殿宇修起来,可惜还没来得及使用就被清军攻入城内。鞑子在城里烧杀劫掠,还拆了南京故宫一些砖墙木头用于修营垒,严重破坏了宫殿规模。”

    “唔。”

    老朱眯起眼睛道:“来人。”

    “陛下。”

    蒋瓛拱手说道。

    “把外面营房,还有那两江总督府和江宁将军府拆了,看着令人生厌。”

    “是。”

    “刘良佐等奸逆现在在哪里?”

    “已经关押起来了。”

    “他们的家人呢?”

    “府邸也已经包围,已经抓住了。”

    “嗯。”

    老朱点点头道:“明日午门外,午时满门抄斩,那些奸逆则凌迟处死。”

    “是。”

    蒋瓛应下。

    进入宫中,虽然在弘光时期修缮过,可还是有很多后宫殿宇没有修。

    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很多都被清军拆走修了营房。

    老朱感叹着时光如梭,任何东西在岁月的洗礼下,任你是权倾天下的帝王,亦或者绝世公子佳人,都免不了毁灭的那一天,纵使巍峨高大的殿宇也不例外。

    之后他下令全城张贴安民榜,又亲自写文,痛陈鞑子给江南带来的屠杀与罪恶,让人打字复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