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摧枯拉朽般的胜利 (第3/3页)
兵马,行当年大唐借回鹘兵击败叛逆之事。他们才是逆贼,我听说陛下已经被他们废了。”
“把吴三桂抓住献给太祖!”
人群当中,不知道谁忽然喊了一句。
下一秒,城墙上的关宁士兵瞬间暴动,抽出刀呼喝着向吴三桂的方向杀去。
吴三桂顿时慌了神。
关宁铁骑其实并非他的嫡系,最早由袁崇焕一手打造,而祖大寿、吴襄等人则属于袁崇焕的部将。
崇祯杀了袁崇焕,引发了关宁铁骑不满,祖大寿、何可纲等人率领关宁铁骑差点直接东奔溃散,之后才由吴三桂接手。
他控制关宁铁骑除了被朝廷任命为辽东总兵,名正言顺作为关宁铁骑的主将以外,最主要的是依靠手底下的亲信家丁作为中下层军官,帮他控制士卒。
现在大量士卒叛变,身边就只有几百名亲卫家丁。
而且这些家丁虽然都是亲信。可在生死关头,一个个互相对视,竟好像也变得沉默起来。
“叛了,你们都叛了,快随我镇压叛乱。”
吴三桂慌忙大喊。
“大帅快走。”
也算是他平时对待家丁很不错,有军饷第一个发给他们,还是有一些死忠拔刀护卫他。
在百余名家丁的拼死保卫下,吴三桂逃下了城墙,慌忙往城北方向去。
可让他绝望的是,那无人机如影随形,一直盘旋在他的头顶有人喊话道:“吴三桂在这里,抓住他全城免死。”
显然连速射炮和自动步枪都没动用,无人机给关宁铁骑造成的心理阴影就已经非常大。
大量关宁铁骑士兵听到消息,如洪水般向着城内淹没。
远处甚至有人已经打开城门,一些人逃出城来,扔下武器向明军投降;一些人呆愣原地,不知所措;还有些人则追着吴三桂去了。
城中一时间乱成一团。
城外的明军除了洪武来的锦衣卫士卒以外,其余崇祯朝驻扎在山海关的士兵们则一个个呆若木鸡。
无人机同样给予他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以至于很多明军士兵都惊骇不已。
朱元璋骑在马背上,目光从容地说道:“进城。”
“进城,快进城。”
周围王家彦、喻安性、朱国栋、周遇吉等十多名山海关的文官武将如梦初醒,慌忙下达军令。
大批明军士兵上前俘虏了出城投降的关宁士兵,仅仅过了不到一刻钟,宁远西城就被明军攻克,整段城墙也被拿下。
随后王家彦等人先一步进城,指挥士兵把城中的关宁铁骑抓捕起来,平定城内的骚乱。
等老朱进城的时候,城中就已经算是只剩下打扫战场。
一队队士兵押解着被捆好的关宁士兵沿街道出城,送往营地看守。城内两侧街道、城墙上、各处要地也迅速被明军控制。
老朱骑着马匹,在诸多持AK步枪的锦衣卫士兵的簇拥下,与朱棣缓缓入城。
王家彦、喻安性、朱国栋等人在城门口等着他。
正在此时,不远处作为先锋的周遇吉急匆匆而来,向朱元璋报喜道:“报,陛下,已经生擒吴三桂!”
“人呢?”
朱元璋问。
“在后面。”
周遇吉指了指后方。
很快不远处街道就有大队明军过来,他们五花大绑,犹如抬猪一样抬着吴三桂以及他的几个负隅顽抗的亲信部将。
这些人身上浑身都是伤,显然经过浴血奋战,但最终寡不敌众,被叛乱的关宁铁骑抓住。
“陛下,陛下,我是冤枉的,我没有投降建奴,我只是找他们借兵,找他们借兵,我对朝廷忠心耿耿,对大明忠心耿耿啊。”
吴三桂发出声嘶力竭的喊声,其中甚至还夹杂着哭丧。
朱元璋眼眸闪烁出一股冷意,说道:“他不是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只是知道自己要死了,王家彦。”
“臣在。”
王家彦忙不迭站出来拱手。
“派人把他们押解回北京,午门凌迟处死!”
“是!”
“天色尚早,就不在城中逗留了。”
朱元璋目光看向东北方的天际,平静地说道:“拔营,继续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