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四章 宅心仁厚的赵明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十四章 宅心仁厚的赵明允 (第3/3页)

种出来的,无论是什么,都是二村平分。

    按照各家田亩的数量分。

    总之,对于棠溪、沈门二村的农民来说,今年这场干旱还算好的了。

    至少保证了明年的口粮。

    而在棠溪、沈门之外,黄岩县大部分的村庄,都是哀嚎遍野。

    与张家村一模一样。

    如果朝廷不赈灾,或者赈灾力度小。那土地兼并就不可避免了。

    甚至可能产生流民。

    这对于已经摇摇欲坠的大齐国来说,会是又一次的沉重打击。

    不过,这暂时与赵明允无关。

    他每日里都是看小说、写字儿、弹琴、吹箫休闲,练武强身健体。

    与嫂子吃饭、说话作为调剂。

    没有每天暧昧,但有每天温馨。

    嫂子在哪,哪里就是家啊。

    这日子一直到稻熟。

    作为赵家的主人,赵氏族长,赵明允要参加这一次割稻。

    当然,象征性的弄一下就可以了。

    这么多家奴,轮不到大少爷干这个。

    一大早上。全村的老少爷们、还有健壮娘们,就在将军庙集合。

    “咚咚咚!!!”庙祝敲响了大鼓,仿佛擂鼓助威,行军作战。

    老少爷们、健壮妇人,带上工具,整装待发。

    赵明允身穿粗布短衣,拿着一把镰刀,很有精气神的站在将军庙门口,笑着大声说道:“族人们,乡亲们。”

    “祖宗保佑,我们今年还算不错。”

    “现在。我们一起下田割稻。”

    “今年的稻谷,也更加珍贵。可要一粒米,都不能浪费了。”

    “都仔细了。”

    “是。”

    看着意气风发的赵明允,村民们齐齐大声应是。

    随即,在赵明允的率领下,村民们如蜘蛛网一般散开,开始割稻。

    今年只保住了一半的水稻。

    人力还是很充足的。

    赵明允象征性的割了一些麦子,便放下了镰刀,坐在旁边看着。

    别说,也挺满足的。

    虽然有点小,但这就是我的江山啊。

    棠溪、沈门二村。

    赵明允坐了许久,正打算回去了。练武还是得持之以恒啊。

    就在这时,刘洪带着一个家奴走了过来,神色复杂。他弯腰对赵明允说道:“少爷。张家村有人开始卖田了。”

    “但田价很低。”

    “一片哭嚎。”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