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九十六章 多灾多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九十六章 多灾多难 (第3/3页)

哪怕是到了现在,亚联都已经实现物质大丰富了,很多人还是狗改不了吃屎。

    有时候他也想不明白,作为海陆丰集团的中层管理人员,年收入往往都在50万起步,普遍可以达到上百万,甚至上千万。

    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欢贪小便宜,或者偷偷摸摸吃回扣,搞内外勾结之类的鬼把戏。

    然而他们为什么不思考一下,现在技术如此发达,江淼要查他们,根本不需要费什么力。

    因此这一次出现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江淼并没有完全相信南洋群岛分公司的管理层,他在黎子轩离开之后,便给商业调查部和内部督查部负责人分别打了电话,让他们派出精兵强将南下。

    派出商业调查部、内部督查部的人员,自然是为了威慑南洋群岛分公司的管理层,如果在这种关键时刻,这帮家伙做出什么败坏公司名声的事情,其负面影响会被无限放大,这不是江淼愿意看到的结果。

    收到江淼的指令,这两个部门自然连夜搭乘飞艇,分为好几路前往南洋群岛分公司。

    特别是作为集团战略物资储备中心之一的婆罗洲分部,就是重点监控目标。

    海陆丰集团在亚联内部一共有五个战略物资储备中心。

    分别是漠南与漠北交界处的瀚海战略物资储备中心;巴蜀盆地的嘉陵江战略物资储备中心;赣南战略物资储备中心;婆罗洲战略物资储备中心;澳洲西澳的大沙漠战略储备中心。

    建立战略储备中心的地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既不是人口密集区,但又距离人口面积区不远,同时其地质条件要比较好。

    比如婆罗洲战略物资储备中心,之所以挑选这里。

    一方面是因为婆罗洲是东南亚的中心地带,东北接吕宋群岛、东面与香料群岛隔海相望、南面与南洋群岛隔海相望;西北与中南半岛隔海相望。

    另一方面,则是婆罗洲的地质稳定,很少发生地震。

    同时婆罗洲的面积足够大,腹地有高原山地,可以安置人口,也可以减少大型的地下储备基地。

    海陆丰集团在婆罗洲的战略物资储备中心,一共有四个大型地下仓库群。

    类似于粮食、白糖、食用油之类的物质,储备量非常庞大,整个婆罗洲战略物资储备中心一共储备了2000万吨粮食,200万吨白糖、400万吨食用油。

    当然,海陆丰集团敢储备这么多东西,主要是因为集团的食品加工产业、化工产业非常发达,有完整的产业链。

    比如储备食用油,这东西放仓库里面,哪怕是做好了各种防腐工作,也储备不了一年,如果是普通企业,储备如此庞大的食用油,根本维持不了。

    而海陆丰集团却可以,因为过期的食用油可以拉去做生物柴油和化工原材料。

    粮食可以拉去做饲料、白糖可以做可降解塑料。

    只要保持一个合理轮转周期,基本就不会亏本。

    其实除了海陆丰集团,亚联内部真正的战略物资储备大头,还是中储粮集团在做,海陆丰集团只做几个重点,而中储粮集团是全境都在布置战略仓库。

    虽然这一次爪哇岛的泗水大地震,可能不需要海陆丰集团出手支援物资,但他并没有掉以轻心。

    主要是海啸对南洋群岛周边海域的冲击,会导致一部分船舶出现问题,加上整个爪哇岛还有3200万人口,这些人口的食物供应规模非常庞大,每天都要消耗天文数字的食品。

    由于海平面上升淹没了爪哇岛的精华平原耕地,当地的人口几乎转变成为工业、室内农业、采矿业和服务业人口了。

    粮食供应都靠澳洲产区。

    现在海运肯定要停几天,只能靠飞艇运输。

    就在江淼下达指令的时候,亚联高层的反应更加快,一边召开新闻发布会安抚人心;一边迅速组建专项工作组,专门负责支援爪哇岛的灾后重建工作。

    其实随着这一次大地震的出现,民间对于南洋群岛、东瀛列岛、吕宋群岛的看法,也产生了很多争论。

    主要争论点,就在于要不要彻底将这些地区无人化,毕竟这些地区的地震太频繁了,如果隔一段时间就发生八级以上大地震,那还不如将当地人口全部转移到其他地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