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第2/3页)
了,赈灾的粮食也有了,国家内部就稳定了;有了钱,军队的粮饷和装备就充足了,外敌也就不敢轻易来犯了。
看着他们俩在那儿装模作样,皇上干脆直接问师韩:“方尚书啊,户部管着国库呢。今年可是林小风十九年啊,咱们国库的收支能平衡吗?”师韩点了点头说:“李阁老在江南那边追回了不少税款,预计能有个两三千万两呢。所以啊,国库最近是不用担心没钱花的。”这话一说出来,皇上差点没噎住。他心中暗想:这邵师韩啊,真是个老狐狸,总是能给我惊喜。
看他们俩还在那儿打太极呢,皇上索性直说了:“这商税的问题啊,已经拖了很久了。我非得治治它不可!”师韩就问了:“陛下是想加税呢还是想减税呢?”皇上哈哈一笑说:“都不是都不是!我要的是开始正式征收商税!”这话一出口,俩大臣都愣住了。师韩赶紧拱手问:“陛下啊,咱们朝廷不是一直都有征收商税的吗?怎么说是开始征收呢?”皇上微微一笑说:“此一时彼一时也。以前的商税征收不规范,漏洞百出。我要的是制定一套完善的商税制度,让商人们明明白白地缴税,也让朝廷的财源更加稳定。”
师韩和庆华一听这话,都恍然大悟。他们知道皇上是想要动真格的了。于是他们赶紧表态说:“陛下英明!我们一定全力支持陛下征收商税!”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好!那你们就回去准备一下吧。我要在三个月内看到新的商税制度出台!”两位大臣赶紧领旨谢恩退下了。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可不好过了啊……
看着邵师韩和成庆华一脸迷茫的样子,林小风开口问道:“商业税收来源于商人,由官府收取,最终归于国家,再用于百姓,这个道理没错吧?”他的眼神锐利,仿佛能洞察人心。
“是的,陛下!”两人齐声回答,声音中带着几分惶恐。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虽然年轻,但心思却比任何人都要缜密。
“但我听说有些地方的官员,在路上设卡拦截,对商人横征暴敛,收上来的税钱,没进国库,反而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林小风继续说道,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他想象着那些贪婪的官员,如同一只只肥硕的老鼠,啃噬着大明的根基。
“商人们怨声载道,国库却空空如也,只有那些贪官污吏吃得脑满肠肥。”林小风语气中带着几分愤慨,他紧握的双拳泄露了他的情绪。他仿佛能看到那些商人们在路上被官员们拦截,被迫交出辛苦赚来的钱财,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
“真有这等事?”林小风追问,他的声音提高了几分,显得更加严厉。他无法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他要知道真相,他要为那些受苦的商人伸张正义。
邵师韩假装沉思了一会儿,他低着头,眼神闪烁,仿佛在权衡着什么。然后,他回答道:“臣也略有耳闻。”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迟疑和保留。
“只是听说而已吗?”林小风追问,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和质疑。他盯着邵师韩,仿佛要看穿他的心思。
邵师韩沉默了,他并非不知,而是知道却不敢说。朝堂之上,个个都是人精,明哲保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分内之事,自然得尽心尽力;分外之事,还是少插手为妙。插手越多,错得越多,到时候追究起来,后果不堪设想。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既想说出真相,又害怕因此招来祸患。
成庆华心里也有这样的念头,他作为次辅,只好站出来打圆场:“陛下,臣也听说过地方官吏设卡暴敛的事情。”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和苦涩,他知道这样的事情确实存在,但他也无能为力。
“既然知道,为何不奏报上来?”林小风质问,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严厉和不满。他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官员们明明知道真相,却选择沉默和隐瞒。
“这……”成庆华面露难色,他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地方官吏之所以敢如此嚣张,背后都有靠山。就拿运河漕运来说吧,总督朱国弼不仅是勋贵,还手握兵权。如果以此为由弹劾他,很容易被视为党争,不仅无济于事,反而可能招来祸患。”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和苦涩,他知道这样的现实让人无法接受,但他也无能为力。
而且朱国弼并非个例,有些地方官吏甚至与皇室有勾结。朝中官员虽然胆大包天,但也不敢公然揭露这些丑闻,以免伤了皇家颜面。这样的现实让成庆华感到无奈和沮丧,他知道这样的腐败和黑暗无法被轻易根除。
见两人沉默不语,林小风紧握拳头,愤怒地说:“他们有了难处,朕和大明就没有难处了吗?”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悲愤和无奈,他无法容忍这样的腐败和黑暗继续存在下去。
“商人们也是大明的子民,怎能忍受这样的盘剥!”林小风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他仿佛能看到那些受苦的商人们无助的眼神和绝望的表情。
见皇帝发怒,成庆华和邵师韩急忙行礼道:“臣等失职,请陛下息怒。”他们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惶恐和不安,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有着无法容忍腐败和黑暗的决心和勇气。
“朕不是要你们息怒,而是要你们想出解决地方官吏暴敛的对策!”林小风严厉地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坚决。他相信这两位官员有着足够的智慧和才能,能够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陛下,容臣等回去商议后再禀报。”两人恭敬地回答,他们知道这个问题需要谨慎考虑和周密计划,不能轻易做出决定。
“现在就没有对策吗?”林小风追问,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满和质疑。他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两位官员现在还不能给出对策。
“暂时没有。”两人无奈地回答,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苦涩。他们知道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计划。
“那朕来想个办法。”林小风面不改色,继续说道,“现在不是流贼围城的时候,不能靠危机来迫使他们就范。官员也是人,不能把他们当成执行政令的机器。”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冷静和理智,他知道不能靠强硬的手段来解决问题,需要找到一种更加合适和有效的方法。
林小风的意思很明显:你们没招,朕有!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他相信自己能够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臣等洗耳恭听!”成庆华和邵师韩上前一步,拱手以待。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他们想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究竟会想出什么样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朕打算设立一个新衙门,名叫邮驿司。”林小风宣布道,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和果断。他知道这个决定需要勇气和决心,但他相信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
“邮驿司?”两人轻声重复了一遍,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他们不知道这个新衙门究竟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没错。邮驿司有两大职责:一是负责运输,二是征收商税。”林小风解释道,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清晰和明了。他知道这个新衙门的设立需要得到这两位官员的支持和理解,所以他耐心地解释着。
看着两人疑惑的表情,林小风详细说明了他的想法:“地方官吏之所以能暴敛,就是因为他们有权有兵。以运河为例,官吏设卡拦船,出示公文收费。商人不交,就派兵抓人。”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愤慨和不满,他想象着那些贪婪的官员们如何欺压商人,如何收取不义之财。
“商人从扬州出发,在南直隶交了税,到了山东还要交,到了北直隶还得交!小商队都受不了这样的盘剥,更何况大商队呢?”林小风越说越激动,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悲愤和无奈。他无法容忍这样的腐败和黑暗继续存在下去,他要为那些受苦的商人伸张正义。
“邮驿司将给商人发放通关文凭,持此文凭者,沿途关卡不得阻拦。发放文凭时,邮驿司会验货并征收税款。”林小风继续说道,“这样一来,朝廷既能收到税款,商人也能得到保障,两全其美。”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自信和满意,他相信这个办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商人被盘剥的问题。
邵师韩和成庆华低头沉思起来,他们仔细思考着这个新衙门的设立和意义。他们知道这个决定需要谨慎考虑和周密计划,不能轻易做出决定。
“陛下,如果商人不去邮驿司领文凭怎么办?”邵师韩首先提出了疑问,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担忧和不安。他担心这个新衙门的设立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那就只能接受沿途关卡的盘剥了。”林小风回答得干脆利落,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果断。他知道这个决定需要商人们自己去选择,如果他们选择不去邮驿司领文凭,那么他们就要承担被盘剥的后果。
“那……如果关卡不认这个文凭呢?”成庆华接着问,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担忧和不安。他担心这个新衙门的设立并不能得到地方官吏的认可和支持。
“杀!”林小风只说了一个字,却让两人脊背发凉。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冷酷和果断,他知道这个决定需要严厉的惩罚来确保执行。
“是不是……有点太重了?”成庆华试探着问,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犹豫和不安。他担心这个惩罚过于严厉,会引起地方官吏的反感和不满。
“重吗?”林小风冷笑一声,“不认文凭就是不认朝廷,与谋反同罪!朕不灭他三族已经是手下留情了。凡遇此情形者,当值的文官武将一律处斩!”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冷酷和果断,他知道这个决定需要严厉的惩罚来确保执行,他不能容忍任何对朝廷的背叛和不忠。
看着皇帝坚决的态度,成庆华知道再劝说也是无用,于是转而问道:“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