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7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7章 (第2/3页)



    李士元听了大喜过望,连忙拜谢。他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一定要抓住它。

    ……

    四月十六日晚上,明军的侦察兵乘着小船,悄悄地进入了洪泽湖。他们的身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宛如一群幽灵。紧接着,刘孔昭率领的操江水师也跟了上来。虽然他们的战斗力一般,但是敌人的实力更弱。大顺的水师训练不足,反而有很多人在水里淹死,士气低落,只能龟缩在河口,不敢出来。

    明军的小船直接朝西北方向驶去,那里火光冲天,正是朱国弼和仆从善的营地。两人眼巴巴地盼着救援,终于看到刘孔昭的船队到来,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喜悦,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刘孔昭报告说:“操江水师已经到达龙集镇了。”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给朱国弼和仆从善带来了无尽的信心和勇气。

    朱国弼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快让船靠岸!”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和期待。

    刘孔昭挥动火把,指挥船只纷纷靠岸。明军士兵有条不紊地登上船只,船只一满就立即出发,后面的空船继续靠岸。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一万明军全部登上了船。能带走的粮食和物资都带走了,带不走的就一把火烧了。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几里外的顺军都看到了这一幕。

    景常浩大惊失色,连忙喊道:“快追!不能让他们跑了!”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和愤怒。但是等他们追近一看,才发现前面是一条深深的壕沟,水面宽阔,作为护城河难以逾越。等他们搭好浮桥、清除障碍的时候,明军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火势也越来越大,根本无法控制。

    景常浩望着湖面上若隐若现的船影,只能跺脚长叹:“我们中了吕大器的计了!”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和懊悔。阎添禄急忙问他怎么回事,景常浩愤怒地说:“吕贼用一万乌合之众缠住了我们三万精兵,他一定是想趁这个机会去攻打凤阳,救皇上!”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愤恨和不甘。

    “快传令下去!让各部队连夜驰援凤阳!”阎添禄急忙下令,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和紧张。他们知道,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较量,他们必须全力以赴,才能挽回败局。

    四月决战

    四月十七那晚,月明星稀,银色的月光洒满了大地,给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然而,在这宁静之中,却隐藏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李自成正准备就寝前练会儿武,以舒缓一天的压力。他身穿便服,手持长剑,在帐内缓缓舞动,剑尖划过空气,发出嗖嗖的声响。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一声急报:“皇上,宗敏将军有紧急军情!”

    李自成眉头一皱,手中的剑停在了半空,他轻轻推醒身旁的高氏,自己则端坐在中央的椅子上,沉声道:“快传!”

    宗敏将军的使者匆匆走进帐内,跪倒在地,禀报道:“禀报皇上,明朝水师突破了我们的防线,从洪泽湖一路杀入淮河,直逼凤阳而来。水师具体兵力不详,但我们这边的步骑兵加起来不足两千人。”使者顿了顿,又道,“还有,泗州那边,我军已经包围了一万多明军,正打算歼灭他们后再去支援凤阳。”

    听完报告,李自成坐在床边,陷入了沉思。他心里直犯嘀咕:明朝水师怎么敢这么大胆,孤军深入呢?难道他们有什么阴谋?这个疑问在他心里绕了好久,他抬头望向帐顶,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无奈之下,他召来了南宫尚朴和程鸣和进帐商量对策。两人匆匆走进帐内,看到李自成凝重的表情,也知道事情不妙。

    程鸣和想了想,说:“我猜明朝这是想跟我们决战了。他们的水师不是为了直接作战,而是为了搭建浮桥,让北岸的军队能顺利渡到南岸来。”他顿了顿,又道,“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南北夹击,将我们困在凤阳。”

    “那我们该怎么办?”李自成问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焦急和不安。

    “我们应该在南岸多派侦察兵,同时分兵把守渡口。”程鸣和回答道,“南岸的明军步骑兵不过两千,如果他们敢渡河,我们就在他们渡到一半的时候发起攻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李自成点了点头,觉得这个计策可行,于是传令下去。他重新躺下,准备睡觉,但心里却仍然翻腾着,无法平静。他闭上眼睛,脑海里全是战场的画面和士兵的呐喊声。

    可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呢,李来亨就急匆匆地跑进来,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皇上,不好了!凤阳城北的明军已经开始集结了!”他的声音带着几分焦急和慌乱。

    李自成一听,猛地坐了起来,急忙下令:“快传令下去,明军还没站稳脚跟,我们可以偷袭他们!”他迅速穿上铠甲,准备出帐迎敌。

    来亨却叹了口气,说道:“已经晚了,明军昨晚就悄悄出动了,现在已经列好阵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无奈和懊悔。

    李自成大怒,披上铠甲就往外走,同时下令:“把城北负责侦察的士兵都斩了!他们怎么如此疏忽大意!”他的声音响彻整个营帐,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他的愤怒和决心。

    来亨吓得倒退了几步,心里暗暗吃惊。他知道李自成的脾气,一旦发怒,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宁伟泽站出来劝道:“皇上息怒啊,那些侦察兵晚上探敌也很辛苦,天黑看不清情况也是有的,情有可原啊。临敌斩将,恐怕会伤了士气。”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恳求和担忧。

    但李自成已经怒不可遏:“斩!一个不留!他们疏忽职守,导致我们陷入被动,必须严惩!”他的声音如同雷鸣一般,震得整个营帐都仿佛在颤抖。

    来亨只好应声退下,去执行命令。他走出营帐,心里暗暗为那些侦察兵感到惋惜。他知道,这一战,将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较量。

    李自成又命令亲兵:“传令各部,迅速集合准备迎敌!”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没过多久,又一个侦察兵进来报告:“皇上,城东五十里外发现明军步兵一千多人,骑兵二百,正和水师一起向我们这边推进。”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急促和紧张。

    李自成大吃一惊,这距离太近了,如果明军加速前进,今晚就能到!他心里暗暗嘀咕:明朝这是想跟我们决一死战啊!

    但他已经决定要决战了,所以并不害怕。他披上铠甲走出营帐,秘密吩咐亲兵:“拿着我的令箭,快去淮南找郝摇旗,让他渡河北上,找机会攻击北岸的敌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计谋和决心。

    接着他又下了一道命令:“去刘体纯的营地,让他悄悄撤出五千兵力,绕道城东埋伏起来。”他知道,这一战,将是一场智谋和勇气的较量。

    最后他指了指一个士兵:“你拿着令箭去城东,告诉谷可成将军,让他务必消灭那一千二百明军,防止他们渡河。”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部署完毕后,李自成骑上马,亲自前往城北察看敌情。他知道,这一战,将决定他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

    只见明军上万人马已经列好阵势在护城河外等着了,卢九德亲自率领中军,拿着千里镜观察我们这边的情况。他们的旗帜在风中飘扬,士气高昂,仿佛已经做好了决战的准备。

    李自成也登上高处眺望对方阵营,只见明军虽然列阵却不急于进攻,反而像是在休息一样。他们的士兵们或坐或卧,悠闲自得,仿佛并不在意这场即将到来的决战。

    来亨在一旁分析道:“这肯定是虚张声势,想牵制我们的兵力吧。”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疑惑和不安。

    “回营去!多派侦察兵出去探听消息!一定要找到明朝的援军在哪里!”李自成下令道。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知道,这一战,将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较量,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回到营中不久,侦察兵又传来消息:“淮河北岸也集结了大量明军,但具体意图还不清楚。”李自成听了,心里更加焦急。他知道,这一战,将决定他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他必须尽快想出对策,应对这场即将到来的决战。

    李自成急忙赶到河边,举起千里镜向对岸望去。只见对岸明军密密麻麻,浮桥的材料也堆积如山,显然已经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他的心里既疑惑又担忧,不知道明朝这次到底想干什么。

    我军也迅速集结起来,备战气氛越来越紧张。但是明军却始终没有发起进攻,反而像之前一样悠闲地休息着。李自成心里更加疑惑了,他不知道明朝这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无奈之下,他再次召来南宫尚朴和程鸣和商量对策。两人也感到十分棘手,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明朝的这次行动。从早到晚都没有什么大的动静,大家都以为今天不会有战斗了。

    可就在夜幕降临,众人都有些松懈的时候,城东突然传来了谷可成部的紧急战报:“报!谷将军率领二千精锐攻击南岸明军,结果大败,伤亡千余人!”侦察兵的声音带着几分焦急和慌乱。

    李自成猛地站了起来,怒不可遏地喊道:“再说一遍!”他的声音响彻整个营帐,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他的愤怒和震惊。

    侦察兵复述了战报,李自成紧握双拳,愤怒地问道:“谷部精锐怎么会败得这么惨?难道是水师参战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疑惑和不甘。

    “不是水师,并未靠近岸边,战场远离淮河。”侦察兵回答道。

    “那明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