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8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28章 (第2/3页)

起帐篷和防御工事,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第二天一早就造了浮桥渡过汉江,开始攻打景陵。

    景陵的守将惠登相一看敌人来了,也不含糊,立马领兵出营迎战。他身穿铠甲,手持长枪,站在阵前大声喊道:“兄弟们,跟我一起上,把这些贼人赶出我们的地盘!”

    两军先派了小股部队试探虚实,结果大西军的五百勇士上去就折了大半,而明军这边只伤了几十个人。艾能奇一看这架势,心里直打鼓,知道这仗不好打。他暗暗咒骂着张献忠,为什么要把他们派到这个鬼地方来送死。

    午后,艾能奇又增派了一倍兵力上去,但明军纪律严明、装备精良,大西军还是败下阵来。艾能奇看着战场上倒下的士兵们,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他知道,这场战斗已经无法挽回了。

    艾能奇一看这仗没法打了,只好下令撤退。他带领着残兵败将,狼狈地逃离了战场。惠登相也没追,直接收兵回营了。他知道,这场战斗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到了晚上,李定国带着五千精锐骑兵悄悄离开了荆州城,直奔景陵而来。李定国,一个身材瘦削、眼神锐利的将领,他的部队以速度著称。同时北面承天府的李岩和红娘子也领兵出动,两路人马相约夜里偷袭惠登相。

    但惠登相也不是吃素的,他早就察觉到城里有奸细,怕走漏了风声,所以也趁着夜色悄悄拔营起寨准备跑路。他命令士兵们轻装简行,只带上必要的粮食和武器,然后趁着夜色悄悄出发了。

    亲兵问他:“大人这是要夜袭敌营吗?”

    惠登相冷笑一声:“袭个屁!赶紧往沔阳跟马进忠会合去!”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保存实力,等待时机再战。

    “可可这样总督大人会降罪的!”亲兵有些担心。

    “管他呢!总比全军覆没强!”惠登相眼神坚定地说,“辎重先走精锐殿后咱们悄悄地撤!”他带领着士兵们悄无声息地撤离了景陵城。

    就这样五千精锐悄无声息地撤走了城里的守军居然一点都没察觉。他们仿佛融入了夜色之中,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第二天一早艾能奇得到消息大惊失色:“什么?跑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明明昨天还看到他们在城头上耀武扬威呢!

    “是啊将军!咱们往东追了二十里都没见到明军的影子估计他们昨晚就跑了!”探子回答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他们已经追了一晚上了,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艾能奇气得直咬牙,他感觉自己被惠登相耍了。他愤怒地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大声喊道:“给我追!一定要把他们找出来!”他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着,充满了愤怒和不甘。

    到了晚上李定国、李岩和艾能奇在城西碰头了。他们坐在篝火旁,脸色疲惫而凝重。他们都知道,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贼人已经跑了咱们怎么办?”艾能奇问。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焦虑,他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先机。

    李岩和定国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说:“追啊!”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他们知道,这场战斗他们必须赢。

    但天色已晚大军只能先休整一夜。艾能奇则趁机率军进城补给军需当然了他也没少干些劫掠百姓的勾当。一时间城里火光冲天哭声四起,无辜的百姓们成为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而艾能奇却毫不在意,他的心中只有胜利和复仇的火焰在燃烧着。

    红娘子眼见城中浓烟滚滚,心头如被重锤击中,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她深知,虽然大顺军中不乏行事粗鲁之辈,但她与她的人马,向来秉持正义,从未做过这等伤天害理之事。正因如此,百姓们才如此拥护她们,这份民心如同坚固的盾牌,助她们屡次从官军的围剿中脱身。此刻,她瞪视着李定国,怒火中烧:“你们大西军怎能对无辜百姓下此毒手?”李定国被她质问得哑口无言,只能低着头,沉默不语,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李定国与艾能奇,皆是张献忠的心腹爱将,论资历与地位,两人不相上下。李定国虽能管束自己的人马,但对于艾能奇的部队,却是鞭长莫及。红娘子见李定国这副模样,怒火更盛,厉声道:“你倒是说句话啊!”李定国一脸愧疚,低声说道:“我只能管好我自己的人,别人的队伍,我确实无能为力。”红娘子闻言,气得笑了,那笑声中带着几分悲凉与失望:“我真是瞎了眼,才会相信你们这帮人!”言罢,她转身欲走,步伐中透露出决绝。

    李岩见状,连忙拉住红娘子的胳膊,急切地道:“等等,听我说。”他挥手示意旁人退下,压低声音对李定国说:“定国,你觉得现在的张献忠,还是以前那个心系百姓的张献忠吗?”李定国闻言,身形微退,眼神中满是警惕:“你这话什么意思?”李岩苦笑,摇了摇头:“闯王也不是以前那个闯王了。曾经他爱民如子,如今却一心只想登上皇位,全然不顾手下人的生死,甚至纵容手下烧杀抢掠,排挤忠良。”他顿了顿,接着问道:“你说,这究竟是为何?”

    李定国听后,沉默良久,最终只是低着头,一言不发。李岩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朝廷已经免了百姓一年的赋税,好不容易让大家有了喘息之机,没想到粮食又被你们抢走,甚至还有人因此丧命。我知道这事儿与你无直接关系,但我们的合作,恐怕只能到此为止了。”说完,他拉着红娘子,毅然离去。

    李定国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失落。他知道,自己已彻底失去了大顺军的支持,再也不敢轻举妄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从荆州调遣一万多精锐,加上艾能奇的部队,拼凑成一支三万人的大军,以图后计。

    在景陵城外,艾能奇骑在马上,眉头紧锁,向李定国问道:“咱们下一步该怎么走?”李定国沉吟片刻,突然话锋一转:“咱们是义军,应当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百姓。如果咱们再打下城池,能不能不抢百姓的东西?”艾能奇一听这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咱们的兄弟吃什么喝什么?”李定国坚定地回答:“抢百姓,他们就没活路了!”艾能奇不以为然,耸了耸肩:“正好让他们一起反朝廷嘛。”李定国被他的话噎得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能无奈地商量起接下来的进攻计划。

    ……

    在沔阳的北边,汉水的南边,惠登相和马进忠率领着部队驻扎于此。兵法云:“守险不守城。”沔阳城的城墙低矮且不坚固,根本无法作为防守之地,因此两人选择了一块靠近江边、地势险要的地方安营扎寨。

    一日,探子匆匆来报:“汉水北边出现了一万多流贼,正在对岸扎营呢。”惠登相和马进忠一听,连忙走出营帐,果然看到对岸黑压压的一片人影。惠登相惊讶地说道:“这些流贼是想隔江与我们对峙吗?”马进忠起初点了点头,但又摇了摇头,眉头紧锁:“这事儿肯定没那么简单。”

    果然,没过多久,坏消息便传来——李定国接连攻下了应城和云梦,兵锋直指孝感。马进忠一看地图,焦急万分:“孝感可是武昌的门户啊,若是丢失,武昌便危在旦夕!而且咱们的粮道也会被切断!”惠登相也点头表示赞同,神色凝重。

    马进忠一咬牙,决定分兵:“你留在这里与艾能奇对峙,我回去守武昌,确保粮道不失。”惠登相答应了一声:“好,你路上小心。”

    马进忠走后不久,华瑞奇也听说了李定国攻下孝感的事,他连忙问道:“孝感那边有多少守军?”手下回答:“两千五百多人,大多是当地的百姓。”华瑞奇又问:“他们能守多久?”手下说:“粮食够吃三个月的,他们誓言不投降就守到底。”华瑞奇沉思片刻,说道:“不救孝感了!但派三千甲兵去武昌协助防守,确保粮道安全。”

    第二日清晨,三千甲兵乘船顺流而下,急速赶往武昌。到了三十号这天晚上,张献忠听说华瑞奇派兵去援救武昌了,知道机会来临,立刻下令起兵。荆州城门大开,大军如潮水般涌出,水陆并进,直扑岳州而去。

    华瑞奇这边也得到了消息,他立刻布下了疑阵:用几十艘装满干草和火药的商船横在江面上,用铁索连成一串;水师则躲在商船后面,等待时机;步兵在北岸列好阵势,装出一副防守的样子;骑兵则藏在树林里,随时准备出击。

    两军越来越近,探马来回奔驰,报告敌情。华瑞奇下令全军进入战斗准备,将士们有的检查兵器,有的喝水,有的方便。不一会儿,两军就遭遇了,对方连招呼都没打,就直接开打了。

    张献忠命令前军出击,战车缓缓向前推进。明军阵中炮声隆隆,但战车的坚固盾牌挡住了大部分弹丸,只有少数实心巨弹穿透过来,杀伤了不少敌军。然而,敌军非但没有撤退,反而更加凶猛地进攻了,鸟铳、弓弩齐发,两军很快陷入了肉搏战。

    战车上长矛林立,刺死刺伤了不少敌军。双方将领几乎同时下令士卒将手雷投入阵中,顿时火光冲天,硝烟弥漫,整个战场被笼罩在一片混乱之中。红娘子在远处望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战争的痛恨,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她知道,这场战斗只是乱世中的一抹缩影,而真正的和平,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与牺牲。

    轰的一声巨响,双方的手雷几乎同时在战场上炸开,那声音大得像是天塌地陷,冲击波瞬间席卷整个战场,原本稳固的阵型顿时乱作一团。被炸到的士兵们吓得魂飞魄散,有的捂住耳朵倒在地上,面色苍白,眼神中满是恐惧;有的蹲着号啕大哭,直呼疼痛,声音撕心裂肺。然而,战争的残酷并不允许他们长久地沉浸在恐惧和痛苦之中。没过多久,战场上又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鸟铳的轰鸣和箭矢划破空气的声音,士兵们重新振作起来,踉踉跄跄地拿起武器,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

    “杀啊!”随着一声响彻云霄的呐喊,两军开始了血腥的肉搏战。士气在厮杀中逐渐消耗,就像燃烧的烛火在风中摇曳,直到有一方彻底耗尽力气,战斗才暂时停歇。这场战争真是残酷到了极点,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在为了正义而战,殊不知,他们所追求的正义,可能只是别人的利益而已。明军如此,大西军也是一样,都被卷入了这场无尽的漩涡之中。

    大西军被分为前、中、后三军,张献忠亲自坐镇中军。他站在高处,用千里镜观察着战场的形势,面容冷峻,眼神中透露出坚毅和决绝。他深知这场战争的胜负对于他的大业至关重要,因此每一个决策都显得尤为关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