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0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90章 (第2/3页)

着白绸袍,系着蓝纹带,看上去四十多岁,眉清目秀,身材魁梧,给人一种忠厚老实的感觉。但黄得功可没那么容易被骗,看这人的穿戴就知道他来历不凡。

    要知道,明朝可是有规定的,商人不能穿丝绸,只能穿棉麻,而且颜色还有限制。违反了这个规定可是要受罚的。黄得功心中暗自思量,这商队中必然有蹊跷。

    他忍不住问道:“敢问阁下是哪家商号的主人?”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和警惕。

    那中年人拱手答道:“在下朱鸿才,是恒祥商号的领队。”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沉稳和自信,仿佛并不惧怕黄得功的询问。

    “恒祥商号?姓朱?”黄得功心里更疑惑了。他知道,明朝的商人中并不乏有姓朱的,但眼前这个朱鸿才却给他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

    不等黄得功再问,朱鸿才又继续说道:“我家先祖朱均旺曾立下大功,蒙朝廷恩赐,得以世袭穿绸之权。”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和荣耀,仿佛是在向黄得功展示他家族的辉煌历史。

    这么一说,黄得功恍然大悟。他记得万历年间确实有个叫朱均旺的商人,因为多次冒险向朝廷报告倭寇和日军的动向,立下大功,后来还被朝廷特别恩准可以穿丝绸。他心中暗自思量,这个朱鸿才或许真的有些来头。

    黄得功于是向朱鸿才拱手行礼:“久仰久仰!”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客气和尊重,仿佛是在向一个老朋友打招呼。

    “不敢不敢!”朱鸿才也连忙回礼,他的动作中带着几分谦逊和礼貌,仿佛并不因为自己的身份而骄傲自满。

    交接完物资后,朱鸿才又递给黄得功一封信:“这是李阁老给您的信。”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神秘和谨慎,仿佛这封信中藏着什么重要的秘密。

    黄得功拆开信一看,脸色微变。他抬头看着朱鸿才:“你是李阁老的人?”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惊讶和疑惑,仿佛并不相信眼前这个人会是李阁老的亲信。

    “如果黄大人这么认为的话,那在下就是了。”朱鸿才回答得滴水不漏,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从容和自信,仿佛并不惧怕黄得功的质疑。

    “那他们知道吗?”黄得功指了指身边的兵部、户部官员,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和警惕,仿佛并不想让这些人知道太多的事情。

    朱鸿才摇头:“他们不知道,这封信是李阁老亲自交给我的,他们只是负责押送物资的官员。”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肯定和决绝,仿佛是在向黄得功保证这件事情的保密性。

    黄得功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你的商队就跟着我的大军,到怀来卫城外卸货吧。”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轻松和释然,仿佛已经解决了心中的疑惑。

    “遵命!”朱鸿才恭敬地回答,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和果敢,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随后,黄得功率领四万大军,浩浩荡荡地穿过了居庸关,直奔怀来卫而去。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决定性的战斗,他们将用生命去捍卫明朝的荣耀。

    怀来卫位于居庸关西北八十里的地方,是宣府通往居庸关的咽喉要道。此时的怀来卫已经废除了军户制度,守城的千总徐文朴带着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士兵在城门外迎接黄得功。

    黄得功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不禁暗自思量。他知道,这场战斗将异常艰苦,但他们必须全力以赴,为了明朝的荣耀,也为了他们自己的梦想。

    “怀来卫千总徐文朴参见靖南伯!”徐文朴单膝跪地行礼,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和果敢,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黄得功上下打量了一番徐文朴和他的士兵们,心里有了底。他问道:“怀来卫现在有多少守军?”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严肃和认真,仿佛是在询问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回靖南伯的话,现有守军一千七百二十六人。听说建奴入关后,我们又临时招募了五百名百姓,现在守军总共有两千二百二十六人。”徐文朴答道,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自信和坚定,仿佛是在向黄得功展示他们守军的实力。

    “嗯,”黄得功点了点头,“那城中的军民总数呢?”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和忧虑,仿佛是在关心着每一个城中的百姓。

    徐文朴一愣:“合计起来不足四千人。”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和沉重,仿佛是在诉说着一个残酷的事实。

    黄得功听后,心中暗自思量着接下来的计划。他知道,这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他们必须全力以赴,为了明朝的荣耀,也为了他们自己的梦想。他看着徐文朴和那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士兵们,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知道,他必须带领他们走向胜利,走向光明的未来。

    怀来城眼看就要陷入一场血腥大战,我心中如翻江倒海,焦虑万分。我深知,必须尽快将城中的无辜百姓和疲惫的士兵转移到延庆州,以免他们在这场浩劫中遭受无妄之灾。月光下,我凝视着这座古老而坚韧的城池,心中暗自祈祷,愿它能撑过即将到来的风雨。

    徐文朴,这位怀来卫的千总,听了我急切的建议后,沉默良久。他的眼神在火光下闪烁,透露出坚定与不屈。“百姓可以迁走,但我们这些守城的将士不能走。我们愿意和靖南伯一起,面对这国家的危难。”他的声音虽不高亢,却字字铿锵,充满了决绝。

    黄得功将军闻言,摇了摇头,深邃的眼眸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与痛惜。“你们也应该跟着百姓去延庆州,不是我小看你们,实在是这场仗太残酷了,留下来的人很难活命。”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沉重,几分对战友的关怀。

    徐文朴再次沉默,他拱了拱手,转身离去,背影显得孤独而坚决,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刀尖之上。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划破了夜的寂静,一名探子如疾风般驰来,大喊:“报!”他的声音因紧张而略显嘶哑,“蓟辽总督冀资深将军的部队,从龙门卫回来了,现在正在城北五里的密林里休息。”

    “好,告诉王总督,回城后到西城门找我商议军情。”我迅速作出决定,心中盘算着如何利用这突如其来的援军。

    不久,冀资深带着三千多骑兵浩浩荡荡地进城,马蹄声与盔甲的碰撞声交织成一首战歌。在西城门下,黄得功早已等候多时,他的副将、关宁军的参将巴克勇,以及徐文朴,分列两侧,神色凝重。

    六月初的怀来,地势高耸,夜风带着凉意,穿透衣衫,直抵骨髓。城门旁,火堆熊熊燃烧,全羊在火上缓缓转动,香气四溢,油滴落在火中,发出滋滋的声响,为这紧张的氛围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

    “王兄,咱们边吃边聊战事!”黄得功边说边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纸包,往羊肉上撒了些许细盐。那盐粒晶莹剔透,如同珍宝,瞬间,羊肉的香气更加浓郁,引得众人纷纷侧目,唯有黄得功自若如初。

    冀资深被这突如其来的香味吸引,好奇地询问缘由。黄得功微微一笑,缓缓道来:“我奉靖南伯的命令,在怀来卫北边、龙门卫南边,偷袭了建奴的探子,杀了三十九个,伤了百多个,还活捉了一个。”他的语气平静,却难掩其中的自豪与艰辛。

    “哦?”冀资深对这份战绩并未表现出太多的惊讶,毕竟建奴的探子狡猾且擅长逃逸,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实属不易。

    “那审问出啥情报没?”黄得功追问,眼神中闪烁着急切。

    冀资深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建奴围了宣府镇十天了,祝凤翙将军守得紧,还没被攻破,真是万幸。还听说多尔衮给多铎写了封信,具体内容不清楚。我回城前,还看到两股建奴骑兵,一股往龙门去了,一股跟着我们,看样子是想偷袭怀来。”

    黄得功闻言,眉头紧锁,心中忧虑如潮。一方面,他渴望与多铎决一死战,早日收复河山;另一方面,他又担忧兵力不足,只能以命相搏,胜算渺茫。

    羊肉终于烤熟,黄得功将其从火上取下,热情地招呼大家共享。然而,众人却未动分毫,冀资深、巴克勇、徐文朴以及黄得功的副将们皆静待他的指示。

    黄得功割下一块羊腿肉递给冀资深,笑道:“王兄,你先尝尝。”

    冀资深望着那纸包,略显迟疑:“黄兄,这包里是啥玩意儿?”

    众人也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欲探究竟。

    “这是细盐!”黄得功答道,随即尝了一点以示无毒,“这盐味道纯正,吃了还能延年益寿呢,京城的李阁老、皇上都吃这个。”

    冀资深一听,也从怀中掏出一包细盐,笑道:“前两天皇上赐了我盐,我还没当回事儿,今天正好用上。”

    众人围坐火堆旁,欢声笑语中品尝着美味的羊肉,同时商讨着应对策略。有人主张直接进攻,打敌人措手不及;有人则提议布阵,步兵冲锋,炮兵侧翼支援,骑兵待机而动。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黄得功见状,怒火中烧,猛地将匕首掷于地上,厉声喝道:“我是将领,兵法我说了算!”他的声音如雷贯耳,震得众人一时哑然。

    副将们面面相觑,皆不敢再言,神色中透露出几分敬畏。

    黄得功转而望向冀资深与巴克勇,语气诚恳而坚定:“这场仗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希望你们能和我同心协力,一起面对。”他的目光如炬,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随后,他语气严厉地告诫众人:“军令如山,谁敢违抗,严惩不贷!”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冀资深与巴克勇相视一眼,皆拱手应道:“我们唯靖南伯马首是瞻!”他们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是在向天地宣誓。

    黄得功这才开始部署兵力,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夜色中,怀来城的轮廓显得更加坚毅,仿佛也在默默等待着,迎接那场决定命运的较量。

    明天早上七点四十五分,户部和兵部精心雇来的商队,将会满载着咱们军队急需的物资,缓缓抵达怀来卫城的外面。一旦物资交接完毕,咱们这四万大军就得在城西北那块儿广袤的土地上安顿下来,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

    我作为主帅,心中时刻警惕着。建奴那些狡猾的家伙,很可能会趁咱们扎营的时候,突然冒出来袭击。因此,我必须提前布置好一切,确保万无一失。

    “资深!”我沉声喊道。

    “到!”资深立马抱拳回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精神头儿十足,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

    “你明天早上六点,带着你的精锐部队,到城西北五里地的地方设个哨站。专门盯着建奴的动静,一旦发现他们的踪迹,立即向我报告。万一真碰上了,别管他们人多人少,别跟他们缠斗,赶紧撤到两里外,和巴克勇的队伍汇合。”我详细地交代着任务。

    “是!”资深响亮地答应了一声,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接着我又叫巴克勇。

    “末将在!”巴克勇应声而出,他的身形魁梧,面容坚毅,宛如一座不可动摇的山峰。

    “你也一样,明天早上六点,带着你的部队在城西北三里外设防。如果资深那边撤了,你就跟他们合兵一处,一块儿退回到城里防守。记住,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保持冷静和镇定。”我严肃地叮嘱道。

    咦?巴克勇听我这么一说,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好像以为自己听错了。他心里明白,建奴就算偷袭,顶多也就几千人,而且这时候多半也就是试探性的攻击,不会真的拼上老本。毕竟咱们这边有黄得功这个猛将,还带着一万多铁骑呢,他们怎么可能不谨慎点呢?

    但我还是很严肃地重复了一遍:“对,就是退守城中。这是为了大局着想,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和防备。”

    “末将领命!”巴克勇虽然心里有点疑惑,但脸上已经露出了喜色。看样子,他是觉得这样更加稳妥了。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担心怎么执行吴三桂那个保存实力的命令呢,现在看来是多虑了。

    然后我又一一安排了纳兰继本带骑兵、邱钺带战车营、翁之琪带步兵和辎重兵的任务,他们各自都有明确的职责和防守区域,都在城西北那块儿布防。至于火炮的事儿,我决定亲自来管,以确保万无一失。

    最后我说:“大家要是没意见的话,就各自回营准备吧。明天按计划行事!”

    众将领纷纷领命而去,营帐内顿时变得空旷起来。然而,我发现千总徐文朴还坐在那里没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和坚定。

    “怎么了?”我好奇地问他。

    “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