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2/3页)
风注意到,那奏疏的封皮,居然是他之前留下的书信。
“陛下,臣有本奏。”书文旭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大殿之中。
皇帝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书文旭开始陈述,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他谈到了户部的账册,谈到了粮食的丰收和商税的增加,也谈到了物资转运的困难。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国家经济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说完,书文旭回头瞥了林小风一眼。他看到林小风满脸喜色,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强忍住心中的不适。
“宽商十策?”靖江帝一愣,他的脸上闪过一丝疑惑。当奏疏递到他面前时,他的神色变得有些诡异。他又瞥了林小风一眼,这不是林小风之前提出的策略吗?虽然措辞有所改变,但核心意思还在。
林小风以一个憨厚的笑容回应了靖江帝的疑惑,他的眼神清澈而坦荡,仿佛在说:“陛下,这都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啊。”
靖江帝心知肚明,但面色依然如常。他命令王景文朗读这份奏疏,让朝中的大臣们都听听这宽商十策的内容。
随着王景文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林小风的表情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听着自己原本撰写的内容,被书文旭修改得更加圆滑、更加容易被人接受。但最关键的是,原本他打算以一个府为试点,现在却被改成了断天府下的一个县。
林小风静静地听着,心中五味杂陈。试点仅限于一个县,朝中的大臣们并没有强烈的反对意见。毕竟,一个县能有多大的影响呢?但这对林小风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王景文读完奏疏后,靖江帝环视了一圈朝中的大臣们,然后目光落在书文旭的身上。“爱卿,你先说说看。”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威严。
书文旭躬身回答道:“陛下,臣之所以力主放宽商业政策,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的话语铿锵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烙印在大殿的青石地板上。他详细阐述了财货的流通环节、百姓的需求以及商业政策放宽的必要性。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让每一个朝臣都陷入了沉思。
靖江帝点了点头,用手敲打着御案。朝中的大臣们也开始若有所思,书文旭所说的话似乎有些耳熟。近日北廊日报上所刊登的文章也谈到了相关的问题,没想到书文旭对此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朝中的大臣们沉默了好一会儿后,靖江帝才开口问道:“诸位爱卿有什么意见吗?”他的声音打破了朝堂的沉寂。
下面开始低声议论起来,林小风环视了一圈人群。今天的事情似乎变得容易多了,只可惜书文旭把一个府改成了一个县。不过王坪县也不错,如果经营得当的话,影响力还是可以期待的。现在已经说出口了,就无法再更改了。只能看有谁会反对,然后再冲上前去助他一臂之力。
果然不出所料,反对者终于出现了。学士蔡鹰扬出列,想要发言。但还没等他开口,林小风就猛地大喊一声:“我反对!”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回荡在大殿之中。
蔡鹰扬无奈地退了回去,书文旭则是一脸茫然。靖江帝盯着林小风,脸上的表情不停变换。你到底站在哪一边?想要放宽商业政策的是你,现在反对的也是你?
林小风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地转过身,对着蔡鹰扬露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其中带着些许嘲讽的意味。然后他大声地说道:“我反对放宽商业政策!贤能的人如果拥有过多的财富就会损害他们的志向;而愚笨的人如果拥有过多的财富则会增加他们的过错。”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仿佛在与整个世界为敌。
商人追求利益会助长这种风气,富有的人会引起众人的怨恨。商人的崛起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人心也会变得浮躁,礼崩乐坏也就不远了。林小风的这番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书文旭心中怒吼道,这些话明明是我之前说的!你到底想干什么?他紧紧地盯着林小风,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愤怒。
“如果纵容商人,那么后患将是无穷的。”林小风继续说道,“商人们不从事生产,只能作为中介赚取暴利,与民争利,这样的事情是万万不能做的。”
书文旭再也忍不住了,他出列大声反驳道:“如果天下没有了中介,那么就会陷入混乱之中。商人就像是连接生产者和买方的齿轮一样重要,如果没有了他们来调停资源,买卖双方就很难达成协议。利润也是他们应得的报酬。”
“商人们促成的交易越多,财富的增长也就越多。这正是我们靖江国繁荣的秘诀所在。”书文旭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林小风听完书文旭的反驳后,拼命地向他使眼色,仿佛在说:“书大人,我说得对吗?”然后露出一副期待的表情。
书文旭眼角抽搐着咽了口唾沫,他没想到林小风会如此狡猾地利用自己的话语来反驳自己。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说道:“我不敢苟同你的观点。”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
朝堂上的争论还在继续,但林小风的心中却暗暗称赞书老头的反应真快,记忆力也真好。这场朝堂上的较量让他感到无比的刺激和兴奋,仿佛他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你说得也有些道理,但是,你怎么能让那些满身铜臭的商人们穿上华贵的丝绸,坐上气派的马车呢?”林小风不屑地质问着,脸上写满了对商人的鄙视。
他瞪着眼睛,仿佛看到了一幅大逆不道的画面,语气中充满了愤怒:“士农工商,商人自古以来就是低贱的!他们不过是些出身卑贱的平民,怎么配得上这么高贵的东西?老百姓都看不起他们,他们凭什么有资格享受丝绸的柔软,马车的舒适?按照你的逻辑,商人以后岂不是还要堂而皇之地登上朝堂,与我们这些朝臣一起议政?”
林小风的话语越来越激动,口沫横飞,仿佛要将内心的愤怒全部倾泻出来:“现在他们敢穿丝绸,坐马车,以后他们是不是还想要骑到我们头上?我简直不敢想象这个国家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的一番激烈言辞,就像是一桶粪水猛然倒在了那些商人的头上,那难听的辱骂,让人忍不住想要紧紧捂住自己的耳朵。在场的人们都面露尴尬之色,就连靖江帝都微微皱起了眉头,对他的过激言论表示不满。
“够了,林小风。”靖江帝的声音终于响起,打断了他的长篇大论。林小风却还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他擦了擦嘴角的唾沫星子,不甘心地闭上了嘴。
“陛下,臣说完了。”林小风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蔡鹰扬,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刚才蔡鹰扬蔡大人好像有话要说,臣就不说了。”说着,他伸出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示意蔡鹰扬发言。
蔡鹰扬被他那番激烈的言辞恶心得够呛,但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他本来想要为商人辩解几句,但被林小风这么一通胡搅蛮缠,准备好的话都堵在了嗓子眼儿里。他犹豫了一下,深吸一口气,还是决定开口为商人正名:“臣觉得林大人的言辞有些过于偏激了。商人也是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钱财,穿丝绸、坐马车也是他们应得的权利。”
“现在谈论经济之道,没人能比得上书文旭书大人。我赞同在王坪县进行试点,放宽对商人的种种限制。”蔡鹰扬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尽管他知道这可能会引来更多的争议和攻击。
书文旭听到蔡鹰扬的发言,心中恍然大悟。原来林小风是知道自己那番言辞恶心人,所以先下手为强,企图占据道德的制高点。毕竟没人愿意和满嘴粪土的人站在一起争论不休。
然而林小风却依然装出一副不甘示弱的样子,“臣可万万不敢苟同蔡大人的观点。我虽然在阳曲县也重视商业发展,但我见过的商人多了去了,他们大多都是目光短浅、唯利是图之辈。我们绝对不能轻易放开对他们的限制,以免他们得寸进尺、肆意妄为!”说到激动之处,他瞪大眼睛、慷慨激昂地挥舞着手臂,仿佛要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还有我管理的阳曲县内有很多商人在断天府城经商,同时也有不少来自王坪县的商人。这里面的混乱情况我比谁都更清楚!”林小风斩钉截铁地说着,仿佛亲身经历过那些混乱场面一般。
“还有书大人你怎么知道商人崛起对这个国家有利呢?你能未卜先知、预测未来吗?”林小风咄咄逼人地追问着,试图将书文旭也拉入这场争论之中。众臣子这才恍然大悟,难怪林小风如此激烈地反对这个提议,原来是触动了他在阳曲县的利益啊!
书文旭却显得渐入佳境、游刃有余。他轻轻一拂袍袖、淡淡地开口说道:“林大人此言差矣。我在户部为官多年、民间的商事我见得多了。商人和普通人并无太大区别、有奸商也有义商、我们不能因为‘商’这个字就轻易给人下定论。在了解商人方面、我想我比你更有发言权。如今时局变幻莫测、提升商税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林大人、时代在变迁、我们也要学会与时俱进啊。”书文旭意味深长地劝诫道,希望林小风能够放下成见、以更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这个问题。然而林小风却依然固执己见、一脸正气地拱手向靖江帝请求圣裁:“陛下、口舌之争无益于解决问题,还请陛下做出英明裁决!”说着便退到一旁、静待靖江帝的指示。这场朝堂上的争夺战真是愈演愈烈、让人目不暇接啊。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精彩的故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靖江帝静静地坐在龙椅上,他的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深邃的眼眸里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他静静地看着林小风的表演,仿佛在看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这场关于商人地位的争论,无疑给朝堂带来了新的活力,也让他看到了臣子们各自心中的小算盘。
“诸卿还有其他的异议吗?”靖江帝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仿佛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白阁老,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白永元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陛下,老臣认为在王坪县进行试点并不会对国家造成太大的影响,因此可以一试。而且书大人提到的关键问题确实存在,现在粮食丰收,闲置人口增多,这对国家稳定并非好事。如果商人能够开设更多的工厂,吸纳这些闲置人口,让他们有工作可做,那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相信户部的专业能力,‘宽商十策’并没有太过出格的内容。在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措施是合理的,我们应该给予尝试的机会,看看效果如何。”
“臣附议!”“臣也附议!”朝堂上赞同的声音此起彼伏。林小风虽然表面上装作悲痛欲绝的样子,但心中却暗自高兴。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只需要等待靖江帝的决断。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都忍不住暗中发笑,林小风这次为了阳曲县的利益可真是拼尽了全力。看来王坪县对阳曲县来说确实很重要啊,否则林小风也不会如此失态了。
靖江帝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既然大多数人都没有异议,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商议一下由谁来管理王坪县比较合适。”
林小风苦着脸扫视了一眼身后的学士们,心中暗自盘算着该如何推卸这个烫手的山芋。忽然他的眼睛一亮看向了蔡鹰扬:“陛下!既然蔡大人如此强烈地主张放宽对商人的限制,我看这个重任就交给蔡大人最为合适!”
蔡鹰扬瞪大了眼睛看着林小风,心中暗自叫苦不迭。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虽然大家口头上都表示支持这个试点计划,但没人真心看好这件事。毕竟放宽对商人的限制听起来就不太好听,而且万一试点失败了可就麻烦了。到时候谁会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呢?
蔡鹰扬无奈地在身后扫了一眼那些学士们,忽然看到一个猥琐的身影在人群中蠢蠢欲动。他眼睛一亮指着那个人说:“陛下!学士院里有个非常合适的人选——学士修撰赵中展!他见识过人、在学士院里也颇受赞誉、想必能够胜任这个职位!”
话音刚落就响起了一片附议声、仿佛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出去一样,赵中展此刻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啊!他本来只是想在朝堂上混个脸熟、没想到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他战战兢兢地站在原地、满腹委屈地看着那些曾经对他笑脸相迎的同事们此刻却一个个避之不及!这真是世态炎凉啊!
靖江帝看着赵中展那欲哭无泪的表情、心中也忍不住有些同情:“赵中展、你能胜任这个职位吗?”尽管他知道这个问题有些多余、但还是想问一问这个倒霉蛋的意见,赵中展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陛下有命、臣万死不辞!”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个重任!
“好!既然你愿意担任这个职位、那朕就准许你前往王坪县担任县令!”靖江帝一锤定音地说道,“退朝后再与户部详谈具体事宜吧!”
林小风一回头,那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哎,这不是久违的赵中展吗?他的脸上立刻浮现出深厚的笑意,迎了上去,亲切地说道:“小赵,你怎么会在这儿?”
赵中展的双眼顿时泛起了波澜,眼圈微微泛红,嘴唇动了动,却仿佛被什么堵住了一般,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林小风瞥见他这般模样,心中不禁一软,轻声安抚道:“赵兄,你这是怎么啦?若你不说,今日之事便如过眼云烟,无人会知。”
赵中展的喉咙仿佛被什么卡住,声音哽咽:“林大人,我…我真的不想去那王坪当县令。你能否为我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换个人选?我…我实在是担当不起此重任。”
话未说完,泪水已在赵中展的眼眶里打转。他紧咬着下唇,仿佛在努力抑制自己的情绪。终于,他放声大哭起来,言语也变得含糊不清。
林小风伸出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缓缓说道:“正因为昔日你曾助我一臂之力,今日才是你担此重任的时候。有恩必报,如今便是我回报你的时候。”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可知道,为了让朝廷设立这个试点,我费了多少心思?这一切,都是为了给你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赵中展的哭声戛然而止,他愣愣地看着林小风,带着哭腔问道:“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这一切都是你安排的?你之前不是反对这件事吗?”
林小风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我怎会欺骗你呢?想当初,你也曾多次助我,倘若我真有害你之心,那还有谁愿意与我为伍?”
他话锋一转,引诱道:“你想想,我们阳曲的钻石璀璨夺目,大品天仙茶香飘四溢,还有那新奇的青霉素、便捷的压缩饼干、美味的罐头…哪一样不能带来滚滚财源?这些,都将是你治下的瑰宝。”
赵中展依旧有些恍惚,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他下意识地掐了掐自己的脸颊,试图让自己清醒过来。
林小风见状,不禁笑出声来:“放心吧,我言出必行。倘若有一句假话,便让我舅舅被天打雷劈!”
此言一出,赵中展的神情终于从茫然转为狂喜。他激动地握住林小风的手,感激涕零地说道:“林大人,您真是我的贵人!我…我这次是不是挖到宝了?”
他欢呼雀跃,仿佛已经看到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在向他招手:“哇靠!我真的要发财了!”
王景文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幕,待赵中展离去后,他走上前来,打趣道:“兄弟,你这演技真是炉火纯青啊。”
林小风瞥了他一眼,故作惊讶地说道:“哦?还是你懂我。”
王景文嘿嘿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别人或许不知,但我岂能不知?当初我和皇上去阳曲时,便已看出你对商人的态度不过是逢场作戏。如今,你的重视商业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
林小风笑了笑,没有多言。他整理了一下衣衫,便随着王景文前往皇宫,去见靖江帝。
在皇帝面前,靖江帝首先发问:“你是如何说服书爱卿的?”
林小风恭敬地回答:“陛下,我只是与他讲道理、叙感情。书大人觉得我所言在理,于是便答应助我一臂之力。”
他话锋一转,试探地问道:“不过,臣有一事不明。陛下似乎并不反对放宽对商业的限制,那为何之前要将我的奏折留中不发呢?”
靖江帝背着手,沉思片刻后说道:“其实,我也说不清这样做究竟是对是错。朝中的大臣们必定会反对,我也难以判断。日常的政务已经让我焦头烂额,实在无心再去招惹是非。”
他话锋一转,问道:“最近报纸上的经济文章,都是你撰写的吗?”
林小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陛下真是明察秋毫。这些文章的确出自臣之手,不过都是些浅见陋识,让陛下见笑了。”
靖江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那你便详细说说你的看法吧。”
林小风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说道:“臣以为,如今的商人乃是资源配置的关键所在。只有商人才能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满足百姓的复杂需求。朝廷虽然强大,但却难以面面俱到。而商人则能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促进生产、创造新的财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臣听说外国人虽然不擅长耕种,但却精通经商之道。我们迟早要与外国人打交道,海外有诸多资源可供我们利用。因此,我们应该培养一些敢于冒险的商人,让他们去赚外国人的钱。”
靖江帝边走边点头:“此言有理。继续说下去。”
“还有,”林小风继续说道,“我们阳曲县虽然富饶,但想要持续发展还需朝廷的支持。因此臣想请求陛下在王坪县设立一个环保所,以维护当地的商业环境。”
“此外,”他话锋一转,“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我们阳曲县正在研发一种名为‘烧开水技术’的新技术,一旦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必将推动社会飞速发展。但此项研发需要大量资金和资源支持,因此臣想请求陛下给予一些支持和关注。”
靖江帝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呵呵,赚外国人的钱这个提议倒是不错。不过最终还是要看王坪县的试验效果如何。”他顿了顿,“至于你的请求嘛,我准了。锦衣卫在京城的表现确实令人瞩目,虽然与我最初的设想有些出入,但既然交给了你,你便放手去做吧。”
“多谢陛下!”林小风感激涕零地说道,“陛下英明神武、举世无双!臣这就去准备相关事宜。”他心中暗喜:看来我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接下来只要等待时机成熟即可!
离开皇宫的路上,林小风还在思考着未来的计划。他知道放开对商业的管制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去面对和解决。但他也坚信只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毕竟他已经迈出了这艰难的第一步!
在最近几日里,林小风与他的挚友赵中展一直在王坪县忙碌地穿梭。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