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0.5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00.5章 (第3/3页)

探秘者留下的惊鸿一瞥,又有屠夫勇救溺水人于危难之际的英勇事迹,诸如此类的小城逸闻,数不胜数,足有七八则之多。然而,在众多的话题中,有一部扣人心弦的悬疑大戏犹如一枝独秀,引发了全城百姓的瞩目与热议,那便是——饱受诅咒笼罩的白马庙。

    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老庙宇,如同一块磁石深深吸附着京城百姓的目光和好奇心,将他们的思绪引向了一个个未知的深渊。无数民众聚集在预先邀请来的读报人身旁,围成一圈又一圈,像蚁群寻觅蜜糖般趋之若鹜,他们敛声屏气,唯恐错过任何一字一句。听闻那位笔名林小风的作者所撰写的半部未完之作中,那些骇人听闻的恐怖后果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身患怪病之人接踵而至,新生儿畸形事件频发,甚至有读书人因不慎沾染高僧血迹而导致智力衰退,乃至朝廷因此永不录用等骇人言论,宛如一道道疾雷,劈开人们的平静生活,直击心魄。

    尽管真相尚未揭开其朦胧的面纱,但愤怒的情绪已然在群众中蔓延开来,他们犹如被激怒的狮子,纷纷将满腔义愤指向了那个看似平静却深藏危机的白马庙,只待谜底揭晓那一刻,正义之声能否涤荡邪恶,恢复往昔安宁。

    对于诸多浸润在诗书瀚海中的士子来说,他们对近日报纸中新设的“心灵鸡汤”版块的关注度陡然飙升。其中尤以林小风根据《送东阳马生序》改编的文章引人瞩目。原作篇幅浩繁,非一目所能尽览,林小风凭借顽强的记忆力,断断续续复述了半篇文章的内容,但由于记忆有限,无法完整复写全篇。于是,他派人疾驰阳曲县,寻访知情人,依据回忆补足剩余部分,并精心打磨字句,确保整体意境虽经拼接仍不失原作之风貌,最终得以付梓刊印。

    当这篇饱含心血之作呈现于众人眼前时,许多人对林小风的看法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原本那个被贴上狡黠、奸猾标签的人物形象瞬间变得鲜活而立体,化身为一个出身贫寒却为了求学知识而不畏严冬酷暑、忍冻挨饿的少年郎。即使是在滴水成冰的冬季,手脚冻得僵硬麻木,他也坚持夜以继日地刻苦攻读。

    人们无不为之动容,纷纷感慨万千:“假若这样一位坚韧不拔、矢志向学的少年日后真的因生活所迫成为世人眼中的奸佞之臣,又怎忍心苛责其当初的选择?毕竟,在如此艰辛的生活之下,何来多余的力气去指责他人?更何况,林小风文章中那些直抵人心、掷地有声的警句格言,分明是他亲历生活磨砺后的真实感悟与智慧结晶。如此坦诚无伪之人,是否真的能戴上奸臣的帽子?即便是真,仅凭这一份真诚和执着,也足以让观者感动涕零,泪湿衣襟。”

    此刻,在靖江日报社内,李德贤正捧着最新一期的报纸,口中连连抱怨。“林兄,非是我挑剔,你撰写的这些所谓的‘心灵参汤’,究竟能带来何种实际效用?岂不是白白占据了报纸那宝贵的空间?”他一边说着,一边手指频繁地点向那一片名为“心灵参汤”的栏目。

    林小风并未急于反驳,而是转过头来,淡然而又深邃地望着李德贤,反问一句:“殿下可曾深入思考过这些文字背后的深远意义?试问天下学子之中,春风得意者固然不少,但困厄失意、渴求慰藉的灵魂难道不是更多吗?”

    李德贤听罢,沉思片刻,略显迟疑地回应:“的确,世间失意之人众多,但这与文章的价值又有何关联呢?”林小风尚未给出答案,然而他的眼神和微笑似乎已经为这个问题预留了一处深深的伏笔,等待李德贤去揭开这“心灵参汤”背后的民生百态与人间冷暖。

    林小风的面容上挂着一抹淡然,仿佛春日湖面般波澜不惊,然而他的眼神却犹如深邃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其中蕴藏着坚定与智慧交织的光芒。他缓声而语,言语间透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正是因为这世道里失意的人比比皆是,如繁星点点,因而这个版块应时而生,特地为他们量身打造。欲在人心中立信、于世间树立公正的口碑,首要之策就是广泛联络大众,尤其是那些屡遭科举打击、平日生活在他人冷嘲热讽中的书生们。我们用宛如心灵参汤的文字去温润他们疲惫不堪的灵魂,就如同那温和滋补的汤药一点点滋养着虚弱的身躯,期待唤醒他们内心深处沉睡的生命力,使其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在这平静表象之下,林小风此举背后暗藏着他更为深远的筹谋与决心。由于那些有着深厚背景的读书人往往依附权贵,对他进行恶意攻击和诋毁,为了洗刷自己日渐蒙尘的名声,他不得不另寻蹊径,全心全力争取那些同样无权无势,但却同样饱受生活砥砺的广大学子们的认同与支持。于是乎,他全力以赴地创作出一篇篇如同心灵疗愈良药般的“心灵参汤”,坚信唯有真诚方能触动人心,如此诚意之举必将在人们心中激起共鸣,最终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这靖江国文坛之上,固然不乏诸多激励人心、鼓舞士气的鸡汤之作,但在林小风的眼中,这些作品大多过于内敛含蓄,像是清淡寡味的茶水,无法真正触及到人们心底最柔软、最深刻的情感地带。与此相比,他精心筛选并汲取21世纪文学精华,调制出一种融合古今的新式“心灵参汤”。其浓度之高、韵味之浓,就像一道道珍馐佳肴,甫一入口,便让人感受到醇厚鲜美的滋味,与市面上常见的普通鸡汤相比,无疑是天壤之别。这样的文字盛宴一旦品尝过,便会在读者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让人回味无穷,久久不能释怀,仿佛经历了一场精神洗礼,从而对人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与感悟。

    是夜,报社的灯火如繁星般璀璨,林小风与李德贤的身影在其中忙碌不息。那盏盏灯火映照出他们专注而坚定的眼神,犹如照亮黑夜的一把火炬。此刻,一份报纸销售报告被呈递到林小风面前,其内容让他不禁为之愕然:短短半日之内,今日发行的第一版报纸已在全城售罄,市场反馈更是惊人,无论是士人、农夫、工匠还是商贾,都对这份报纸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翘首期盼着明日第二版的出炉。

    与此同时,杨白溪等人仍在报社内埋头苦干,笔尖在纸上飞舞,犹如乐师拨动琴弦,奏响时代的旋律。直至深夜时分,他们才将明日所需的新闻稿件整理完毕,并迅速送往印坊准备刊印。

    林小风凝视着手中的报告,感慨万分,随后起身巡视在座的各位记者。只见众人虽然疲惫但精神抖擞,如同一队英勇的战士,他便高声激励道:“诸位兄弟们,你们的努力就是生活的舞台,能否赢得世人的喝彩与赞誉,全在于各自的勤奋与否。今天稍有懈怠,明天可能就无法追回。我在这里要问大家一句,你们是否感到幸福?要知道,幸福并非从天而降,而是源于我们每日每一刻的拼搏和付出。”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报社内回荡,仿佛唤醒了每个角落沉睡的力量。

    众记者闻林小风此言,如同被点燃的火把般瞬间振奋起来,他们齐刷刷地抬起头,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亢奋之色,异口同声地回应:“幸福!”林小风嘴角勾勒出一抹满意的微笑,心中暗自赞叹:这群实习生果然斗志如火,其积极性与热情令人赞赏不已。他略带豪气地宣布:“很好!日后我定会为诸位定制床垫,供你们在劳累之时能在报社休息,然而工作固然重要,身体的保养同样不容忽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