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98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98章 (第2/3页)

外,全然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只为揭开真相、维护正义。

    被蔡鹰扬一把拽住的三神帮为首者,面对这股如同山岳般沉稳而凌厉的气势,心中暗自揣摩,细察着对方神色中的异常变化。他略加思索,故意扭头对周围一众帮徒摆出一副关切之态,朗声道:“诸位兄弟请看仔细了,这位老先生衣衫满是泥污,像是遭受过洪水侵袭,又或者是受到某种强烈刺激,心智似乎陷入了混乱与迷惘之中,依我看,恐怕已是疯癫之状。咱们身为行走江湖的人,如何能坐视不理?当务之急,应当速速将他送至医馆救治才是。”

    随着这番话音在人群中回荡开来,尴尬而又微妙的气氛瞬时弥漫于整个街头巷尾,既有对蔡鹰扬不幸遭遇的同情之意,也有因无法插手其中、只能旁观的无奈之情,更流露出江湖人士在复杂世事面前那难以言表的矛盾情感:既要遵循道义,又受限于现实困境。

    正当这紧要关头,蔡鹰扬因连日的劳累过度而突然病倒,学士们眼见此状,心头再无任何迟疑与犹豫。他们迅速聚拢,如同临阵的士兵,齐心协力地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抬起,犹如离弦之箭般疾驰向附近的医馆。尽管每个人的脸庞都被疲惫刻画得格外深刻,每一步前行都仿佛拖曳着千斤重负,但每个人都清楚,此刻的分秒必争是无比重要的。

    夜色中,蔡鹰扬的身影在众人急促的脚步下渐行渐远,他那瘦弱却坚韧的身躯被扛在肩上,而他的意志并未因此屈服。他挣扎嘶喊:“放我下来!你们这些泼皮无赖!老夫并无大碍!”然而,这一番激烈的言辞和纷乱的场景,在黑暗中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最终还是被无垠的夜幕悄然吞噬。

    面对蔡鹰扬被紧急送医后留下的空荡与迷茫,众人面面相觑,眼神里交织着困惑、焦虑与不安。有人深吸一口气,试图平息内心的波澜,镇定自若地宽慰大家:“各位不必焦急寻找方向,医馆之内自有医术高明的大夫守护,我们只需在此静待蔡大人传唤即可。”

    此时,人群中一名饥肠辘辘的学士揉了揉饿得直叫唤的肚子,直言不讳地道出饥饿的困扰:“哎呀,我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此话一出,立刻得到了众人的共鸣。另一人赞同道:“对啊,咱们先填饱肚子再说,只有保持体力才能应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一切。”

    于是,在这混乱又紧张的气氛中,众人纷纷调整方向,开始寻觅一处能暂时安顿并填饱肚子的地方。巷陌之间回荡起一阵阵匆忙的脚步声,而那逐渐消失在夜色深处的蔡鹰扬,他的身影虽然不在眼前,但他的精神却如一颗熠熠生辉的北斗星,指引着这群矢志不渝的学士们继续前行。

    ·······································

    林小风静默地潜伏在暗处,心中如同一位深谙棋局的智者,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局势中,悄然计算着时间的脉络与流转。他深知时机之微妙,恰似黎明前最黑暗时分的那一丝微光,稍纵即逝却又无比关键。每当捕捉到这瞬息万变的时刻即将来临之际,林小风便会如猎豹般迅猛行动,毫不犹豫。

    于是乎,在这个微妙而关键的节点上,林小风果断下令,派遣亲信之人迅速奔赴各地寻找那些学士。这些学士们一旦踏入北廊坊的地界,便仿佛步入了一张由林小风精心编织、无形却严密至极的大网之中,他们的行踪被悉数掌握,召回之事因此变得异常高效且顺利。

    随着夕阳西沉,夜色初降,各路学士纷纷接踵而至,齐聚于北廊坊司衙之内。四周环顾,有人面容苍白憔悴,显露出长途跋涉后难以掩饰的疲态,眼神中满是坚定与迷茫交织;有人则抚摩着自己的腹部,发出悠长而沉重的叹息,那声声叹息犹如从腹中溢出的苦水,承载着无以言表的忧虑与困顿,他们的心事重重似乎也在这座司衙内凝结成一片沉重的氛围。

    靖江帝此刻背负双手,屹立于巍峨宫室的厅堂中央,那威严而不失温情的目光宛如一道无声的命令,一一掠过在场每一位朝臣的脸庞。他的话语如同深秋的湖水般沉静却蕴含力量:“众位爱卿,在这连日奔波、疲累交加之后,尔等对于此地有何深刻的体悟与观感?倘若心中尚存未竟之志,欲继续以下跪明志的方式来表达忠诚,朕已预先为尔等精心安排了一处清幽静谧之地,以便各位能够虔诚祈祷,倾诉衷肠。”

    话音甫落,林小风适时站出,其人姿态从容,言语间流露出一种不疾不徐却又深入人心的力量:“皇上,微臣早已为此事做好了周全准备。北廊广场上,臣特地划出一片开阔无垠的空间,专供我朝学士们用以展示他们那颗矢志不渝的心。臣愿亲自引领诸位前往,并且已在现场设立了一个售票亭。各位在那儿行下跪之举时,不仅能够昭示我大朝清官廉明刚直、铁骨柔情的风采,更能吸引四方百姓前来围观,从而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门票收入,拟议按照公平原则进行分配,一半归于在场每位参与者手中,另一半则用于补贴此次活动所涉及的各项开支,确保国库无损。”林小风此言一出,众人面色瞬间变幻莫测,既显愕然之色,又暗含敬佩之意,对他的独特视角和精妙算计心生赞叹,难以掩饰内心深处对这位能臣干吏的钦佩之情。

    众学士在靖江帝一番教诲之后,原本因皇上的训诫而脸色泛起羞愧的红晕,仿佛是初春桃花般悄然绽放在他们庄重严肃的脸庞上。然而,就在这微妙的尴尬气氛中,林小风适时插入的话语如同烈火浇油,瞬间引燃了他们心头压抑的怒火,同时又让他们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屈辱,似乎自己成为了市井街头任人戏谑的玩偶。一时间,人群中私下的议论如暗潮涌动,纷至沓来:“如此窘迫的局面,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若是再行下跪道歉之举,恐怕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怎能让林小风这等人继续嚣张跋扈、肆无忌惮?”“北廊坊乃是太子亲自擘画治理之地,与他林小风何干?此等卑鄙小人,我等理应同仇敌忾,共同痛斥其恶劣行径!”

    此刻,靖江帝的目光犹如湖面波光流转,深邃而锐利地扫视着四周,蓦然察觉到蔡鹰扬的身影并未出现在人群之中。他微微皱眉,询问道:“蔡大人何在?”知情者低首悄声回应:“回禀陛下,蔡大人身体不适,已紧急送往医馆治疗。”靖江帝听闻此言,嘴角勾勒出一抹微笑,那笑容中既有对群臣遭遇困厄的深深同情,又隐藏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快意,仿佛在欣赏一场人性交织的戏剧。他沉稳地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爱卿,速速平复心境,作出明智的决断吧!”

    蔡鹰扬这一精神领袖的突然缺席,如同一根支柱倒塌,使得原本就困惑重重的人群愈发陷入了一片无所适从的迷雾之中。整个大殿内,沉寂得仿佛能听见时间在石柱间流淌的声音,空气凝重而压抑。许久之后,这份死一般的寂静终于被打破,人群中一位面色苍白、双唇颤抖的官员以低沉至极的声音恳请道:“微臣失职失德,罪该万死,请陛下降罪!”这句话宛如一颗投掷进湖心的石子,激起一圈又一圈无形的涟漪,在空旷的大殿中扩散开来,转瞬之间,那悔过与惶恐交织的回声化作一片浩渺洪流,久久回荡不息。

    林小风此刻嘴角轻轻勾起一抹深藏不露的微笑,那目光犹如利剑般穿透眼前的迷局,洞察着每个人内心的波澜起伏。他心中暗自思量:“今日之变故,若早有预见,何至于如此纷扰动荡?我林小风立足于道德高地,借力皇权,任何欲与我较量之人,恐怕都得先掂量一下自己究竟有多少斤两。”尽管靖江帝内心深处对这番突如其来的变故略感窃喜,但作为一国之君,他依然保持着淡然从容的姿态,言语间尽显帝王威严:“此事暂且当作尔等一时头脑发热之举,朕念及旧情,姑且宽恕你们这次,倘若再有犯上之事,绝不轻饶!诸位都各自归去吧,明日务必按时上朝,不得有误。”

    随着靖江帝的话音落下,众人纷纷低头应诺,心中的不安和恐慌在帝王的宽宏大量下渐渐平息,而林小风的目光依旧犀利如炬,洞悉着一切,仿佛早已预见到未来的种种可能。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廷之上,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句看似平淡的话语,都将牵动着无数人心弦,成为推动故事前行的无尽动力。

    王景文闻听靖江帝的这番话,心头那块巨石仿佛在无声无息中悄然滑落至地,他知道皇上的心绪已然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转折。在这场宫闱风波中,尽管李一豪等人的命运尚悬而未决,但庆幸的是并未掀起腥风血雨的大清洗,这对于朝堂上下无疑是一线难得的安宁。人群在短暂的沉默与压抑之后逐渐散去,偌大的庭院里只剩下靖江帝、林小风以及少数几位亲近之臣的身影。

    靖江帝的目光犹如秋水般深邃,投向了林小风,其中闪烁着不易察觉的赞赏和嘉许。他徐徐开口,声音带着威严与温和:“爱卿此番应对得体,处置有方,本当予以丰厚奖赏。然念你初涉朝廷之事,根基尚待扎实,此事暂且留作日后论功行赏之际再议。”林小风面对皇上的赞誉,并未表现出丝毫得意或遗憾,他内心深知太子已然成为自己手中的一枚棋子,在这样的权力角逐之中,一时官位的升降已不再那么至关重要。

    “微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