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73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073章 (第3/3页)

语,声音低哑如同深夜里寂寞的虫鸣,隐匿在微风中难以捕捉;有的则干脆屈膝坐在尘土之上,聚精会神地细数那些在尘埃世界里忙碌奔走的蚂蚁,那种百无聊赖的姿态,仿佛是对生活褪去斑斓色彩后的无奈妥协。

    林小风目睹这一幕,眉头微微皱起,一抹淡淡的忧虑在他的眼眸深处泛起涟漪。他心中不禁涌起对北廊坊商业现状的深深慨叹,如此消极怠惰、漫不经心地消磨时光,又怎能在经营之道上展现出智慧与魄力?由此看来,这片土地之所以如同被沉重铁链束缚,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摆脱贫困的枷锁,只能在生活的泥淖中苦苦求存,也就不足为奇了。

    就在这群店伙计们沉溺于各自凡俗尘世的一隅,一种既疏离又熟稔的气息悄然而至,仿佛一道锐利的光线划破了那层凝滞如镜湖的平静。他们宛如被某种无法触摸的力量瞬息间激活,那些曾经挂在脸庞上的闲散与慵懒,顷刻间收敛无踪,犹如紧绷之弹簧骤然弹直,纷纷回归各自职责所在的阵地,开始了紧凑而不失章法的忙碌节奏。紧跟其后的,正是林小风与李德贤二人,他们踏着一串疾速且有力的脚步踏入店铺,身后随之而来的是密集的脚步声以及货品翻找时所激起的喧嚣。

    此时此刻,一名脸上沟壑纵横的老掌柜从深藏不露的内室疾步奔出,他抬起了那双饱含岁月痕迹的眼睛,恰逢捕捉到了林小风与李德贤的身影。那一刻,他眼底原本沉淀的混浊光芒犹如冬雪消融,春水涌动,焕发出令人惊异的生命力,就如同一个久历战火烽烟的行者,在一片荒芜之中蓦然瞥见了一片生机勃发的绿洲,那满溢而出的惊喜情绪,无需言语已然跃然纸上。

    老掌柜一边忙不迭地搓揉着双手,仿佛试图通过手掌间的相互摩挲,将心中交织的紧张与期待转化为热烈的温度,一边用那满载着热情的声音殷勤招待着二人:“哎呀哎呀,今儿个是个啥吉祥日头,我这破旧小店竟有幸迎来德先生和李公子这般尊贵的客人,实乃陋室生辉,荣耀门楣哪!”

    只见他边说着,边微微躬身,那股子真诚与敬意透过每一道褶皱、每一根白发传递出来,就像是为了证明即便自己年事已高,也必会倾尽毕生之力,只求能让林小风与李德贤二位,在此番寻购之间,能够满意而归,满载而喜。

    在这北廊坊的大街小巷深处,林小风与李德贤的名字仿若被镌刻在每一块青石板路上,化作坊间流传的口碑,成了男女老少茶余饭后咀嚼不尽的话题焦点。尽管世人对他们的真实来历各有猜测,但仅凭那些寻常日子里衙役差官遇见他们时流露出的毕恭毕敬,便足可推断出他们绝非池中之物。特别是那位正值青春年华、气宇轩昂的李德贤,他每天率领队伍穿梭在市井之间,那张仿佛被冰雪雕琢而成的脸庞,严肃冷峻得仿佛一把无形的尺规,精准无误地丈量着这座城市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缝隙,任何一处可能滋生的疏忽与怠惰都逃不过他的审视。

    然而,这位外表刚毅凛冽、言语尖锐犀利的小李公子,内在却包裹着一颗深深慈悲的心肠。面对普罗大众,他总能展现出温文儒雅的一面,从未有过疾言怒斥或是仗势欺压之举。正因如此,李德贤在民间树立起一座独特的威信丰碑,他既是令人敬畏的存在,又是深得民心、赢得广泛真情实感尊重与挚爱的人物,俨然成为北廊坊这座城池里一幅鲜活生动、影响力绵延悠长的风情画卷。

    与此同时,林小风唇角勾勒出一抹似有深意的笑容,那笑意犹如涟漪扩散,牵动着眼角那些岁月雕刻出的纹路,使得他的眼神更加细长而深邃,其中闪烁着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狡黠智慧。他悠哉游哉地开了口,话语间流淌出一种波澜不惊的淡定:“其实今日造访,并无何等重大事务,不过是想前来询问掌柜一声,近来咱这店铺的买卖盈亏状况究竟如何?”

    在那古旧的店铺里,掌柜的脸庞犹如一块承载了无数春秋的古老树皮,沟壑纵横的皱纹深深地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而那一抹笑容却在这苍老的容颜中盛放,恰似秋风中傲然挺立、摇曳生姿的一朵老菊,尽管经历了风雨,却依然坚韧且温暖。闻听脚步声响,他立即停下手中忙碌的营生,双手恭敬地拱起,做了一个地道的长揖,声音饱含热情与感激地回应:“全赖您这样尊贵的客人时常光顾,小店近期的生意才得以如烈火烹油般红火起来,尤其是夜幕垂降之时,人流涌动的繁华景象较之白日更胜一筹,那种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的热闹劲儿,真叫人有种恍若梦境般的难以置信。”

    说话间,掌柜的手指不自觉地随着话语节奏舞动,像是在无声地数算着日子的点滴。他的言语中交织着欢欣与忧虑的双重情绪,仿佛每一句话都在诉说着生活的酸甜苦辣:“现如今,每月的进项大致能稳定在三十两白银上下,这一数额要是同往昔相比,可是翻了几番不止啊,想当年我们苦苦支撑,月入也不过区区十几两罢了。”

    坐在对面的林小风,闻听此言,只是微微点头,眼神深邃如潭,其中流转的智慧光芒犹如明灯照亮暗处,他紧接着追问了一句,语调平稳却又洞穿实质:“那么,在扣除了日常运营的各项开销之后,实打实能存下的现银又有多少呢?”

    面对这个直击要害的问题,掌柜的脸色瞬间变得微妙起来,仿佛有一抹苦笑在他干裂的嘴角悄然绽放,那笑中隐含着一种难于启齿的苦涩秘密:“唉,若是细细清算一番,恐怕也只能勉强达到二十两的数目吧。”

    此言一出,平日里总是显得沉稳持重的李德贤赫然惊愕,瞪圆的双眸中透出无法掩饰的震惊,原本那份从容气质瞬间消散无踪:“你说什么!倘若按以往那十五两的收入来衡量,现今岂不是只剩下堪堪五两银子?要知道,要维系这么一个大家庭的日常生活所需,还要支付店里众多伙计的薪酬开销,一个月辛苦劳碌下来所挣得的,竟然仅是如此微薄的数目,如此这般,这座阔大的店面还有什么继续经营的意义所在?”

    他怒气冲冲地向前逼近,每一步都像敲在人心头的鼓点,质问愈发激烈:“那消失的十两银子究竟流落何方?”

    掌柜在李德贤咄咄逼人的质询下,身形明显一震,僵硬地矗立在原地,脸庞刹那间变得惨淡如土,喉结上下滚动,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紧紧捏住,任何言语都被堵在了咽喉深处,半晌未能吐露一字。

    李德贤见状,脸色骤然转冷,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他的嗓音犀利如剑,威严无比:“还不速速如实禀告,这其中究竟有何隐情!”这句话宛如一道雷霆炸响在狭小的空间内,使得空气几乎凝固。

    面对李德贤那双犹如磨砺过的刀锋般锐利的眼神,掌柜的身体犹如被无形的寒气笼罩,背脊阵阵发凉,整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战栗起来,他挤出一句颤抖的话语,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无尽的苦楚与无奈:“哎呀,官府征收的税赋狠如狼虎,硬生生地就拿走了整整五两,而剩下的五两········唉,是送给了我一位朋友········”

    “赠送他人?”李德贤闻此言,眉心顿时拧成了一团解不开的绳结,他的眼神中满溢出深深的困惑与疑窦,仿佛眼前的一切颠覆了他对世事的认知,“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竟能够每月稳稳当当地从你手中接过五两白花花的银子?”

    掌柜的话音细若蚊蚋,像是一只受惊的小鼠,在阴暗角落里怯生生地低语:“那位········是本人的一位至交好友········”

    “好友?”李德贤嘴角勾勒出一道冷冽且深沉的弧度,那抹笑意中蕴含的却是沉重的质询与审视。紧接着,他猛地一巴掌重重地拍在斑驳老旧的木质柜台上,这一掌力道之大,使得整个柜台都为之震颤,嗡嗡之声在狭小的店铺内回荡不息,像是对掌柜无声的指控,“你倒是说说看,到底哪位‘好友’有这般福分,能月月享用你这份无私而慷慨的馈赠?”

    这话音刚落,就像一道突如其来的雷霆,直直地劈打在掌柜的心头,他瞬时双腿一软,膝盖无力地撞向地面,整个人扑通一声跪倒在李德贤面前,满脸惶恐与冤屈交织,急切地辩解:“李公子明察秋毫啊,我所言属实,确是在接济一位身陷囹圄的朋友!他家道中落,生活困苦不堪,故而我才每月尽力施以援手。”

    此刻,一旁静默观察的林小风,半阖的眼睑下闪烁着冷静而洞察一切的目光,虽然表面平静如水,但内心却如翻江倒海般汹涌澎湃。他在心中细细梳理推敲:原来在这繁华市井之下,还潜藏着一群地痞恶霸,他们贪婪无度,巧取豪夺百姓血汗,这种社会现象的恶劣程度远远超过了他最初的设想。

    阳曲县以其民风纯良厚道而著称,其社会秩序如琴弦般紧绷有序,街巷间流淌的是和谐安宁的气息,百姓们在此过着恬静安稳的生活,仿佛时光都在这里放缓了脚步。在林小风的想象中,那些市井江湖的阴暗勾当,根本无处在这个阳光普照的土地上扎根。假如有哪个胆大包天之人试图在这片神圣不可侵犯的净土上,以所谓“保护费”的名义进行敲诈勒索,那无疑是自己跳入了法网之中,注定要成为衙门捕快们的猎物,被迅速围捕归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