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2章 配合炒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22章 配合炒作 (第2/3页)

定要失望了。

    “王总说笑了。”

    郭凡装傻,快速离开。

    总有刁民想害朕。

    郭凡自问还是看得清自己的,他清楚地知道,《地心引力》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自己固然在导演工作中付出了心血、有一定功劳,但绝对不是处于主导地位的。

    别的不说,单看《地心引力》这样需要顶尖技术支撑的科幻项目,从太空场景搭建到复杂的特效渲染,再到覆盖全球的宣发网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巨额资金和成熟的产业体系作为后盾,除了星辰娱乐,国内就没有第二家公司能如此完美地操作得了;

    更别说张辰对他的信任,要知道这可是一个投资高达 8000万美元的超级大项目,张辰却愿意冒险交给自己这个之前只做过副导演、缺乏独立执导大制作经验的新人来全权负责,这份打破常规的胆识和魄力,在整个影视圈里可不是谁都有的。

    橙天和华谊别看现在将他奉为座上宾,那是因为他成功了。

    如果失败了呢,他还可能有第二次执导的机会吗?

    所以面对橙天和华谊的邀请,郭凡都顾左右而言他,算是一种不失礼貌的拒绝方式。

    八月底,《地心引力》上映一个月零二十天,票房潜力彻底耗尽。

    下画当日,《地心引力》的最终票房也正式出炉,国内票房五亿六千万。

    这个成绩不知道让多少导演心中吃味。

    很多人打来恭喜电话,但郭凡都是随意应付两句,他的注意力始终在面前摊开的画纸上——那是新剧本《明日边缘》的前期创作手稿,纸页边缘已经被咖啡渍浸出了圈淡淡的黄印。

    其实早在《地心引力》开拍前,张辰就找他谈过一次。

    “国内科幻片将是一块很大的蛋糕,但这块蛋糕却不是谁都有资格吃的。

    我看好你,也希望你能深耕这条赛道。本来这个事情我想自己做的,但我身上的事太多了,所以我希望你能将心思多放在这方面,每年带给观众们一部诚意之作~”

    对这样的安排,郭凡自然不会反对,反而充满了期待。

    别的导演拍完一部票房大卖的电影,总要休息一段时间,去国外度假放松,又或者只是在家待着。

    但郭凡不一样,他不觉得累。

    新人导演乍然间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他现在干劲满满,恨不得一年出产十二部电影。

    导演不用坐班,但每天,郭凡都是到公司最早的那几人之一。

    他的办公桌上永远堆满了各种参考资料,从一战时期的单兵装备图纸,到 NASA最新公布的火星服设计方案,每一页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

    此刻他正握着一支 HB铅笔,笔尖在画纸上快速滑动,发出沙沙的轻响。

    机械外骨骼的胸腔结构已经有了雏形,流畅的金属线条从肩部延伸到腰部,关节处特意预留了齿轮传动的空间,哪怕只是草稿,也能看出设计者对“功能性”的极致追求。

    郭凡的美术功底不错,从小就是绘画组冠军,大学期间,他的作品还在伦敦展出。

    只是画着画着,他突然停下了动作。

    这版设计里,外骨骼虽然好看了不少,但腿部支撑过于笨重,不符合“士兵能快速奔跑”的设定。

    郭凡将画稿揉成一团,扔进纸篓。

    下一版的设计又太轻薄,感觉少了点未来战争的厚重感。

    再次揉成一团,扔进纸篓。

    郭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部戏的核心是时间重置,观众会跟着主角一次次回到战场,外骨骼是他们第一眼看到的‘战场符号’。

    如果外骨骼看起来不真实,观众就很难相信主角经历的生死轮回是真的。”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忽然想起当年拍《环太平洋》时,张辰设计‘暴风赤红’的时候也是这样,画了一版又一版,最终从几百张设计稿里找出了最符合心意的那一款。

    其实公司的设计部人才济济,郭凡只要提出要求,就会有无数的优秀方案呈现在他眼前。

    但郭凡始终坚持自己动手画初稿,这个习惯正是从张辰那里学来的。

    当年《环太平洋》的机甲设计,90%的核心思路都来自张辰,从危险流浪者的核动力心脏,到切尔诺阿尔法的重金属装甲,每一个细节都融入了他对“机甲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尤其是暴风赤红,从头部的传感器到腿部的推进器,全是张辰在画室里一笔一划打磨出来的。

    郭凡至今记得,张辰的画纸上除了设计图,还写满了备注:“肩部装甲要能挡住 12.7mm穿甲弹”“驾驶舱视野角度不能小于 120度”——那些看似苛刻的要求,最终让观众相信,这些机甲是真的能在现实里战斗的“钢铁战士”。

    此刻夕阳透过窗户,在画纸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郭凡重新坐回书桌前,拿起铅笔在新的画纸上落下第一笔。

    这一次,他没有先画外骨骼的整体造型,而是从士兵的手掌尺寸开始计算,再根据人体工学调整装甲的贴合度。

    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里,仿佛能听到未来战场上的金属碰撞声,同时这也是一个导演对自己作品认真态度的写照。

    ……

    清晨的阳光透过总统套房巨大的落地窗,在米色大理石地板上投下斜长的光斑,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香槟的清冽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