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六章 中秋!儒道盛事!万人破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零六章 中秋!儒道盛事!万人破境! (第2/3页)

不能让人家再主动了。”

    “这样吧,夫人,明日我托林姑父寻个良辰吉日上门提亲。”

    “然后蟠兄长就先在京营里补个偏将实缺,总不能就这么娶人过门。”

    薛蟠的骑都尉只是武散官,没有实权,放在皇室宗亲里确实上不得台面。

    “宝姐姐,你再让人从京中买入一套三进院子给蟠兄长,算是咱们给蟠兄长的贺礼了。”

    “怎敢劳烦侯爷破费,蟠儿能找到这份良缘,还多亏了侯爷。”

    “还给他在京营谋了差事,这……”

    薛母见状,赶紧起身说道。

    “无妨,蟠兄长大婚,我和宝姐姐总要表示表示。”

    贾琮示意薛母坐下,这才继续道:“方才说宝琴姐姐的事?”

    薛宝琴生的极美,丝毫不输于已经化龙之后气质灵秀的宝钗。

    名列金钗副册前列。

    “这事……”

    薛母提及此事,实在是不算光彩,故此斟酌半晌,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

    最后还是宝钗开口解释了一句。

    “宝琴妹妹曾经跟翰林院的梅翰林之子订过婚约,最早几年还好,两家常有书信往来。”

    “直到薛家前几年每况愈下的时候,梅家的态度就冷淡下来了。”

    “我曾让文管家暗中打探过,那几年梅家在京中跟工部右侍郎家里往来颇多。”

    宝钗话说的委婉,但贾琮却听明白其中意思。

    无非是梅翰林见薛家每况愈下,起了悔婚另娶的心思。

    待到贾琮强势崛起,这才又跟薛家二房联络上了。

    “不过是趋炎附势之辈!”

    贾琮轻笑一声:“宝姐姐,明日让人以我的名义跟陛下上书。”

    “缅甸新定,正值用人之际,南北都护府各缺一书吏。”

    “就让那工部右侍郎和姓梅的出京补缺吧。”

    “好!”

    宝钗笑着应了一声。

    薛宝琴见状,心思一下子复杂起来。

    梅翰林之子不是良配是肯定的。

    但是礼教当前,这年代女子退婚是坏了名声的大忌。

    却没想到这棘手的事就这么被贾琮三言两语的暴力破局了。

    过去官员犯事也不过是贬谪南方偏低小城。

    从翰林到缅甸都护府的七品书吏,看似平级,却已经是形同流放了。

    哪里还顾得上婚约。

    ……

    薛家进京,对于京城百姓来说不过是多了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

    除了在神京各大权贵心中多了几分算计之外。

    再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对于神京城诸多百姓还有汇聚而来的士子来说。

    真正重要的还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时候东篱书院的半圣讲学。

    为了这桩盛事。

    作为东篱书院山长的顺德帝还特意下旨今年取消中秋围猎。

    届时将率京中百官勋贵一同前往东篱书院听讲。

    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京中汇聚的读书人也越来越多。

    索性都是书生,讲究斯文。

    即便是偶有纷争,也大都停留在嘴上、

    要是换成数十万武者汇聚,怕是还不知道要弄出多少乱子。

    终于在无数人的期盼之下。

    八月十五,中秋节到来!

    今日神京城刻意提前解除宵禁两个时辰。

    天还未亮,城门打开!

    居住在城里的书生便匆忙出城。

    五城兵马司的人早昨晚连夜准备了大量火把之类的照明之物。

    端是车水马龙,更多的还是寄住在城外十里八乡农户家的书生。

    从空中俯瞰,地上人流汇聚成一条条长龙。

    甚至不少人干脆在昨晚便早早地等在东篱书院外面。

    “周兄,江西一别三年,别来无恙!”

    “哈哈哈,我就知道李兄这次也会前来。”

    “之前在城里多番打听都一无所获,没想到在此处碰上了,当真是缘分!”

    “靖安侯斩出半圣法身,公开讲学,这等机缘,为兄怎么可能错过。”

    “是极是极,若是能从中参悟点什么,至少大儒可期了。”

    一路上众多书生相熟的走在一起,甚至有不少故友偶遇。

    气氛热烈,堪比年节。

    三十余万学子,远不是东篱书院所能承担的。

    是以早早地便有书院高手在书院外面开辟平整了土地。

    京营将士出动半数,负责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