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五章 陈兵蜀地、剑指高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零五章 陈兵蜀地、剑指高原! (第2/3页)

   “只是一点敲打罢了,要是那些人头脑清醒再好不过,若是头脑还是拎不清。”

    “转告鉴文先生,不用与其厮杀,直接退走便可。”

    “到时两支鬼军化整为零上高原,勾魂索命,先断其根基!”

    “失去了信徒提供的香火,我倒要看看他藏边佛门日后要如何发展。”

    贾琮淡淡说道。

    “好,我这就去传信……”

    宝钗颔首,正准备离开呢,却被贾琮喊住了。

    “宝姐姐,不急,一个多月没出去了,今日我陪你去走走?”

    贾琮上前拉住宝钗的手,后者脸上露出惊喜神色。

    “琮儿,你?”

    ……

    上午

    京城大通桥码头

    往日里千帆汇聚,人潮汹涌的码头,今日显得空荡荡的。

    停靠的大小商船都在昨晚得到了消息驶离。

    运河之上更是不见一艘船的踪影。

    码头上,一支恐怖的军队正静默的驻守着。

    赤色红甲,煞气沸腾!

    哪怕是简单的站在原地,远远地也能感受到一股凶戾之气扑面而来。

    压得人心里沉甸甸的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这满天下有此军威的部队,只此一家。

    “血衣卫!”

    “这是靖安侯麾下的亲兵八百血衣卫!”

    “随便一人都是后天武者!”

    “只有八百人却胜过千军万马!”

    “这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军!”

    远远地,距离血衣卫拉出的警戒线百米外,一群平日里游荡在码头上讨生活的力巴低声议论着。

    更远处的茶楼里,不乏有勋贵子弟还有各家探子在悄悄观察着码头这边的景象。

    今日被封锁的可不光是大通桥码头。

    准确的来说,除了八百血衣卫驻守在码头以外。

    从码头到靖安侯府的道路都被京营将士封锁起来。

    不过贾琮行事向来大气,今日凡是耽误了生计的百姓,无论是码头上的苦力,还是街面上出摊的小贩。

    一人均有三钱银子发放,停工了一上午,却有及得上平日里半个月的营收。

    众人恨不得这种事每天都来一次才好。

    “听说靖安侯不光命人封锁了码头,从码头一路到侯府,都有城外京营士兵在把守。”

    “这是侯府有贵客要进京了啊!”

    “看到码头上等着的那位先生了吗?明面上是靖安侯府的管事……”

    “外面有传言称,那是一尊第四境高人!”

    “这……第四境高人亲自在外面迎客,什么样的贵客能担得起靖安侯这般礼遇?”

    如今神京城里士子汇聚,这么大的动静,很快就引起了大量读书人的围观议论。

    若是别的权贵,敢如此飞扬跋扈的封锁道路。

    早就引起这些书生的抨击,群起而攻之,搞不好就会被骂成筛子。

    不过换成是贾琮。

    且不说东篱书院造福天下寒门士子,单是这次众多士子汇聚京师。

    所为的就是贾琮的文侯法身当众讲学的机缘。

    当以师礼敬之,哪里还会在意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

    “快看,运河上有船过来了!”

    “来了!”

    “那是……”

    就在这时,远处的运河上,十几艘船只影子逐渐出现,不断驶向码头。

    为首的一艘巨大楼船之上,一面“薛”字旗迎风招展。

    “薛家!”

    “这是金陵薛家,那位镇国龙女的家人进京了!”

    “薛家和贾家本来就是百年老亲。”

    “从江南、到朝鲜、再到南洋!”

    “薛家那位龙女可是一直跟随靖安侯一路厮杀,生死与共。”

    “怪不得,怪不得靖安侯摆出如此之大的阵仗!”

    才子佳人,风流佳话,一向是被书生所津津乐道的。

    更别提贾琮和宝钗的事迹已经被说书先生写成各种话本,传遍天下了。

    楼船上,薛蟠站在最顶层看着远处甲板上的情景激动地无以复加。

    “娘,侯爷听闻咱们进京,竟然摆出这么大的阵仗。”

    这一路进京,薛家可比昔日紫薇舍人薛父在世的时候还要风光不知道多少倍。

    运河上的商船看到薛家的旗帜就早早地往两侧规避。

    沿途的各地官员早早地在沿岸等候。

    哪怕薛家船只并未停留,也不敢怠慢,想尽办法往船上送着各地特产。

    “你这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