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八章 默契在心,棉袄又漏风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九十八章 默契在心,棉袄又漏风了! (第3/3页)

补出一出出大戏。

    朝廷猜忌孔家、贾琮公报私仇等等……

    一时间各省各府都不安宁,在有心人的教唆引导之下,大量仕子汇聚。

    都要为孔家讨个说法。

    一封封锦衣卫的急报八百里加急进京。

    如此大规模的示威反对行动,愈演愈烈。

    局势比之前几次白莲叛乱、瓦剌南侵还要恶劣棘手。

    若是强势镇压,朝廷尽失读书人之心,日后来参加科举的便只能是谄媚小人。

    再想选拔出能臣干吏就难了。

    可若采取劝说,即便是地方学政说破嘴皮子。

    这些热血上涌,自以为是在“伸张正义”的仕子又有几个人会相信。

    为此内阁众臣一个个焦头烂额,议论了两天,也没有议出一个合适的办法!

    “陛下,各地学子聚集情况越来越多。”

    “锦衣卫调查之后,发现其背后多有各地世家豪绅的影子……”

    “应该尽早做出决断,否则一个月后至少会有近二十万学子进京……”

    内阁首辅李阁老表情凝重的说道。

    这才是真正让朝廷担忧的。

    光是学子聚集也就算了,背后还有因为对东篱书院扶持寒门学子之举大为不满的各地世家豪绅。

    这些人单个的存在,朝廷一封旨意下达,地方官便可将其铲除。

    可是这不知道多少地方大家族默契的一同发力所爆发出来的力量已经动摇了大乾的统治根基。

    朝廷总不能大索天下,将大乾的所有世家都铲除吧。

    “依……依老臣看……”

    “不少仕子对靖安侯公开押送孔彦缙进京之事心生不满……”

    “锦衣卫奏报,这几日光是袭击押送队伍的仕子已经多达十余波……”

    “老臣以为,是否传信让靖安侯尽快将孔彦缙押送进京?”

    事关贾琮,即便是李阁老也要斟酌用词,委婉的提出了一个可以缓解矛盾的建议。

    “此事不急!”

    顺德帝抬手拒绝!

    随后转头看向了林如海:“如海,镇北公还有贾琮如今人在何处?”

    “回禀陛下,这……微臣也不知……”

    林如海脸色微黑。

    说出去都没人信!

    堂堂靖文侯,九世列侯之家。

    用不了几年就要做到内阁首辅的内阁辅政大臣从小养大的闺女留下一封信就跟着未婚夫去南征了。

    从南到北打了个遍!

    偏偏林如海得到关于自己宝贝女儿的消息的唯一渠道……

    还是朝廷或者是紫薇司的八百里加急你敢信?

    这小棉袄……

    漏风的不是一天两天了!

    “不过微臣以为,琮哥儿行事向来缜密。走一步算三步!”

    “不可能没意料到今日的风波动荡。”

    “想来应该早就有了应对之法才是!”

    如今满朝文武,包括顺德帝在内。

    也唯有林如海有资格叫贾琮一声琮哥儿了。

    其余几个阁臣对视一眼。

    显然对林如海这个回答并不满意,但若让其跳出来反驳这话,抨击贾琮,便是借了八个胆子也不敢。

    两种感觉冗杂在一起,内心别提有多纠结矛盾了。

    就在此时,夏守忠手持一封秘报通禀后走进内阁。

    “启禀陛下,靖安侯通过紫薇司传回急报。”

    “贾琮来信了?”

    “快念!”

    正感觉焦头烂额的顺德帝顿时一喜,忙开口命令道。

    “是!”

    夏守忠打开密折,随后手微微一颤。

    “这……”

    “侯爷在急报上说……”

    “南孔不日便会传檄天下,北上入主曲阜,继承衍圣公之爵位。”

    “同时遣大儒五十尊,鸿儒五尊,入东篱书院任教习,半月左右抵达神京。”

    “陛下身为东篱书院的山长,还请代为招待!”

    密报言简意赅,可其中传达的消息,却让内阁一震。

    “这……”

    “历代帝王不乏有想请南孔出山之意,可却从未有人成功过。”

    “如今靖安侯竟然能请出南孔北上袭衍圣公之爵位?”

    贺阁老一哆嗦,差点没把胡须薅下来。

    “太好了,南孔若是愿意出面北上……”

    “那天下被煽动的仕子,轻而易举便可安抚下去。”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