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六章 神机妙算,讲武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七十六章 神机妙算,讲武堂! (第3/3页)

领吃空饷成风。二为国朝百年来,军户制度陈旧,父业子承各地大军都难有新鲜血液补充。”

    “各种关系盘根错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哦?爱卿可有什么谏言?”

    顺德帝一听,一下子来了兴趣。

    尤其是最后一句各种关系盘根错杂,正是顺德帝对军制改革最大的顾虑。

    弄不好就会被有心人煽动起大规模哗变。

    “臣有两策!”

    “其一,应重启武举制度,从武秀才到武举人再到武进士,凡中举之人,皆可授予武职。”

    “其二,为臣以为,自古文武并立,各省皆有书院,学政,培养学子。”

    “为何不能建立讲武堂,培养武将!”

    “可挑选家世清白的良家子入学,传授武道兵法!”

    “两策并行,不出十年,这些讲武堂学子通过武举参军,军中有新鲜血液补充,各种盘根错杂关系便会瓦解。”

    “同时也能极大增加军中武道高手数量。”

    “好,好一个武举,好一个讲武堂!”

    “都是治国良策!”

    林如海说完,顺德帝连连赞叹。

    武举最早始于唐朝,只是自宋以后,重文轻武,这武举就算是名存实亡了。

    大乾也有武举,不过百年来也不过举办了九次,平均十余年才一次。

    即便中举,也不过是每年多发个两三石钱粮,或者到军中任个低级军官就打发了。

    远远不如科举地位来得高。

    这两策并行,不用大刀阔斧,就能逐渐改变大乾军制上的弊端。

    不由得对林如海更为看重。

    殊不知林如海此刻心里也满是感慨。

    这讲武堂和武举之事,也是贾琮临行之前交代给林如海的。

    早在大半年前尚未离京,就已经推算到今日情景了。

    这是何等恐怖的心智?

    说是神机妙算都不为过了。

    玄门修炼体系天赋胜过一切,无法大范围普及。

    除此之外,儒道和武道。

    既然建立了东篱书院,推行文化教育。

    贾琮又怎么会放过培养民间潜藏的武道天才。

    毕竟武道的修炼门槛比儒道还低呢!

    正好借着鞑靼瓦剌犯边带来的压力,迫使朝廷推广武道教育!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