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书院开考,勋贵云集! (第2/3页)
家曾受孔家大恩,如今到了偿还的时候了。”
“这次不仅要将承锡救回来,还要让他贾琮小儿颜面扫地!”
……
神京城
正旦之前,年关将至。
一股欢喜的氛围已经笼罩在城里的大街小巷。
只是今年与往年不同。
东篱书院开院在即,神京城里涌来了大量读书人。
数量每日递增。
漫说是城里的客栈,就是城外乡下的农户之家,都有寒门学子借宿。
乡奴淳朴,只须几个铜板便可借宿一日,顺便供给一日两餐。
虽是粗粮糊糊,却也足以饱腹。
发展到现在,书院引起的风波远比贾琮所想的还要大。
连蜀中都有士子进京。
不得已,一月之期。
一延再延。
又在东南西北城门外,建了十几座占地辽阔的“博文院”,仿照前世大食堂的格局。
请了人提供粥米、锅盔、窝头、还有几样炖菜。
一日三餐,免费供给进京求学士子享用。
平日里还会举办一些诗会、时论杂谈活动。
替出色士子宣扬文名。
看似每一日开上千两白银,却让贾琮的名声威望再度提升。
这是金钱都买不来的。
除此之外,原定三百人的招生计划。
也因为来人太多,不得已翻了三倍。
……
一直到腊月二十三!
宜祭祀、出行、开市!
也是贾琮选定东篱书院开考选拔学子的日子。
神京城南二十余里。
原本薛家的庄子,一座规模宏大的书院已经兴起!
顺德帝说是由贾琮操办,却也派了工部大匠前来操持。
既然要建,贾琮索性就将各种建筑物一次将其建完,分批启用。
省的日后书院扩张时候再大兴土木。
耽误惊扰书院学子读书。
整个书院建筑群落占地足有二百亩,端庄肃穆,规模宏大,气派威严。
耗资三百多万两!
连书院前辽阔的广场,都以上好的石砖铺设。
顺德帝亲笔手书墨宝,敕建匾额“东篱书院”四个字金光灿灿。
……
“南阳县子薛志勇到,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