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八章 书生乱儒道解困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八章 书生乱儒道解困局 (第3/3页)

获得天地文气认可之时。

    才会出现。

    “又有人凝聚文心,破境大儒?”

    “盐务衙门之内,可有第二境儒生?”

    左弘义忙对居住扬州的七大盐商询问道。

    “这……”

    “回左公话,盐务衙门上下都已经被我等用银子渗透的七七八八。”

    “只有林如海身边的亲近之人未曾打过交道。”

    “但是绝无可能有接近第三境大儒的儒者藏于其中。”

    张家家主开口说道。

    “那这是……”

    看着冲天而起的浩然之气,一股不好的预兆突然出现在心底。

    ……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虚空中,贾琮的声音响起。

    伴随着浩然之气,口中诵念圣人经典。

    “《论语·述而篇》这不可能!”

    “贾琮小儿怎么会有儒道修为在身!”

    此时左弘义几人再也坐不住了。

    “腾”的一下站了起来,纷纷来至窗边。

    看着不远处的浩然文气,心中不安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

    “浩然文气,这是有先生破境大儒。”

    “以《述而篇》破境,先生高义!”

    “亲眼见证大儒出世,幸甚至哉。”

    “没曾想盐务衙门竟然还隐藏着一尊大儒。”

    此刻,盐务衙门外汇聚抗议的书生也被这般异象所吸引。

    《述而篇》乃是论语中占比极重的一篇。

    主要讲述的便是至圣先师的教育思想、还有学习的态度。

    还有便是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

    此时,虚空之中念诵的经典便是截取第三部分的内容。

    仁义道德!

    尤其是最后一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更是震耳欲馈,让在场书生心中一荡。

    以此“句”破境之大儒。

    其品格之高,可见一斑。

    “小弟在江南各地游学三年,各地临近大儒的第二境儒者全都知晓,从未听说有人与林先生交好。”

    “莫非是姑苏书院王先生?”

    “不对,我曾听过王先生讲学,其所精修乃是墨家一脉兼爱之道,非是论语。”

    “琅琊书阁的杜先生倒是修的《述而篇》,只是距离大儒还有一段差距。”

    “难不成是隐居金陵的欧阳先生?”

    一众学子开始小声议论猜测起了盐务衙门中新晋大儒的身份。

    就在此时。

    盐务衙门大门再度打开。

    贾琮从里面缓步而出。

    神力运转之下,演化万象。

    周身浩然文气萦绕。

    分明是刚刚破境大儒的迹象。

    “这……”

    “紫衣侯!”

    一瞬间,满场寂静。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刚才众多书生,基本上把江南中有名有姓的第二境儒者给猜测了个遍。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

    破境的居然是贾琮。

    九岁炼神!

    天赋已然恐怖。

    可若是兼修儒道呢?

    这天赋,已经难以用可怖来形容了。

    “我在里面听见,伱们要见本侯?”

    贾琮声音淡淡响起。

    可在场书生却无一人敢搭话,所有人还沉浸在震撼之中。

    “孔呈祥之死,与本侯无关。”

    “本侯若是想要杀他,在钱府便会直接出手。”

    “又何须藏头漏尾的中途伏杀。”

    贾琮这话,放在之前,定然是没人相信。

    可是方才“破境”之事犹在眼前。

    要知道,修习儒道,不管之前所作所为如何。

    还有之后辅修何等道路来回护自身文心。

    在破境的这一刻。

    精气神必须与破境之言一致,不可违背本心。

    否则断无可能进阶大儒。

    换句话说。

    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之言破境之后。

    哪怕是拿不出能够自证清白的证据。

    贾琮的话,也足以让在场的绝大多数书生信服。

    再结合之前听到关于贾琮的传闻。

    一言不合,拔剑相向!

    杀戮众多,人头滚滚!

    可是这些传言之中,却从未有过暗中伤人之事。

    向来是直来直去。

    正是印证了那句“君子坦荡荡”!

    “紫衣侯,你说清白便清白,至圣先师血脉怎可无端被杀。”

    “没错,当日钱府之中,多人目睹紫衣侯与孔呈祥冲突。”

    “今日我等汇聚于此,紫衣侯总要给个说法。”

    “难不成两句话就想把我等江南读书人打发了?”

    这时,人群中掺杂的别有用心之人看到形势不妙。

    急忙如同之前面对林如海一般,再度开口煽动。

    “哼!”

    贾琮懒得多言!

    伸手一点。

    剑气穿插!

    六十多个头颅冲天而起,鲜血喷涌。

    俱是刚才开口煽动之人。

    杀戮之后,贾琮背负双手。

    在盐务衙门台阶上俯视着下方一群书生。

    “本侯行得正,坐得直,没做就是没做!”

    “你们算什么?也配要我的解释?”

    “滚,朝廷公衙重地,再不散去,一律按谋反论处!”

    ……

    五千字大章送上。

    老规矩,下一章明天晚上。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