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祭天南下(本卷完) (第2/3页)
去了柴桑之南的歷陵,朕就不隨他的身后了。既然子璜已经走了,伟则速命干统和丁奉所部一万三千眾登船。今日无论如何朕都要率军向南,明日中午朕要到达鄡阳县,后日要到鄱阳!”
“遵旨。”胡综拱手应道。
不得不说,真到了国事临危的时候,孙权还是颇有担当的。
昨日全琮得知柴桑城內情况之后,急速將此事告知了孙权,而后孙权与全琮、是仪、胡综、徐详等人商量了半日,才得出了一个统一的意见。
那就是將三万兵力交给全琮,命他全速向武昌开拔,而后在武昌击退魏军,之后再回头来援。在这种情况下,孙权本人的皇帝名头就可以拿出来好好的用一用了。
孙权的任务是率领干统、丁奉部一万三千人,避开桓范军队经歷陵、海昏前往南昌的道路,放弃在后追赶,而是选择全军乘舟沿著彭蠡泽南下,前往彭蠡泽最东的鄱阳,並且徵调周边郡县的人力物力和兵力,准备隔著一个鄱阳湖与桓范对耗。
一方面准备聚兵之后锁住桓范北上的道路,另一方面孙权在实质上放弃了豫章郡的郡治南昌。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孙权此刻面临的处境不是两难,而是四难、五难甚至更难。他此刻的最优解就是先击破江夏一路的魏军——当然,这也是出自於全琮的想法。江夏夙来没有强军,彼处將领夏侯儒也並非什么英勇善战、攻坚克难的名將。
以吴国五万最强之兵解了武昌的兵危,而后再顾全江陵处的满宠所部,或者再回军歼灭直衝到豫章郡腹地的桓范所部,都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起码从吴国的视角来看,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桓范率两万五千魏军,这已经是孙权短期之內无法击破消化的一股力量的,更別说其中还有中军的五千精锐骑军在此。孙权等人猜测,隔了两日,这股骑军说不定都从柴桑、歷陵、海昏一路南下,到了南昌附近了。左右不过是三百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