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1章 蜀汉出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1章 蜀汉出兵 (第2/3页)

以抉择。诸葛子瑜给相父发的此函,到底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不假思索:“诸葛子瑜给臣送的此函,就是字面意思。魏兵从北而来进犯江陵,吴国临危,故而求救。陛下与臣说难以抉择,不知是何处难以抉择?”

    诸葛亮夙来谨慎,在谈论公事之时从不说什么『家兄』一般的词语。

    刘禪顿了一顿:“按理说,魏军攻吴已经不止一次了。去年魏军率骑兵佯攻江陵、夷陵,后续就没什么动向。相父,朕如果从公允一些的角度来说,这些年汉、吴攻魏居多,反倒是魏贼攻汉、攻吴更少。”

    诸葛亮提醒道:“但魏军每次进攻,则必有所取。”

    “相父所言极是。”刘禪点头:“所以诸葛子瑜是担忧魏贼此番势大,有势在必得之感?”

    诸葛亮捋须嘆了一声:“陛下,臣冒昧一言,身为领兵之人,很多时候能察觉到对方进攻之时的状態,当然,也与己方军力有关。”

    “诸葛子瑜与臣书信中说过,从前年至今,吴国內里纷爭不断。陛下知道吴国诸將都有部曲吧?”

    “嗯。”刘禪点头。

    诸葛亮轻嘆:“自前年开始,孙权收拢权柄,逐渐在荆州、扬州诸將手中收拢部曲,许多隨军十年、二十年以上的军卒都不得不改换门庭,对吴军战力影响甚大。且他还提到,孙权去年冬十月在吴地遇险,吴国中军之中有人叛乱,若非孙权奋起,几乎致其身死。”

    刘禪一点就通:“诸葛子瑜是觉得吴国朝野上下动乱,故而影响军队战力,此番將临危了?”

    诸葛亮微微頷首,没有再说。

    刘禪又道:“其实朕看他的书信,好像是有让朝廷给吴国增援的意思,但朕又觉得孙权不会同意。”

    诸葛亮答道:“孙权当然不会同意大汉派兵入其境內助其防御。但大汉若什么都不去做,也並非合理之事。”

    刘禪恍然:“既然如此,朝廷不若在永安增兵好了。若是吴国丟了江陵、夷陵,朝廷正好在永安防备魏军进犯。”

    “相父,朕有一想法不知如何。”刘禪看向诸葛亮:“若吴国失了彼处,大汉能不能取之以自给?”

    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