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收买臣子 (第3/3页)
庶应声说道:“臣不知。”
曹睿道:“是朕明明将水军的重要之处与他们掰碎了说明白,他们却还认为是水军和海船队并没有那么重要!是大魏各军明明都能借助到兵器甲胄之利,但还是把将作监视作并非紧要之事,因循守旧!”
“朕与他们好好说,他们不听,非要等到朕强行命令下来,这是何苦呢?”
裴潜站在曹睿的左前方,也摇了摇头叹息一声。
曹睿瞥了裴潜一眼:“裴侍中叹什么气?”
裴潜拱手回应道:“臣是感叹董公与大将军过于保守了,难以接受这些新鲜之事。”
“自太和元年来,大魏在淮南攻破吴军、在关西收复汉中、平灭辽东、裁撤屯田,均一税赋……凡此种种,每一项都是陛下高瞻远瞩所致。陛下的文韬武略、英姿神断乃是被一项项事实证明了的,他们不懂也就罢了,但陛下这么多英明之事作为范例,他们不懂,还不会跟从吗?”
“朕就是这个意思!裴侍中说到朕心里去了!”曹睿伸手重重拍了拍栏杆,又叹了一声。
裴潜话语被皇帝赞赏,可在其余几位侍中眼中,就貌似阿谀了。
卢毓是个老实人,本想开口说一句这样不妥、侍中应当以谏言为主,但想了一想,还是放弃了提示的念头。
原因也很简单,虽说裴潜拍马屁的行为你知我知,但裴潜之语却没有半点毛病,也只是将陛下这些年的政绩给重复了一遍!
真的只是重复了一遍,最后又加上替董昭和曹真解释的言语,从事实的角度来看全无不妥之处。
这还怎么说?
那当然还是不说为好了。
曹睿未尽其意,又扫视了一遍众人,开口说道:“裴卿之言朕听到了,你们三人又怎么说?”
徐庶想了一想,第一个拱手回应道:
“陛下,臣以为大将军与董公守旧之故,非是不愿,实为不懂。董公年迈,难以承舟船劳顿之苦。大将军宗室重臣,又不能行险。”
“臣方才在想,若是在大将军、董公家中各自选择一名子弟,随着水军下一次出航倭国的船队之中,会不会让大将军和董公了解的更加多些?自家子孙的话,总是要更信一些的!”
曹睿与徐庶对视了一眼,略略思索了几瞬,点了点头:“朕准了,徐侍中稍后去西阁宣旨,就按你说的原话来办!”
“遵旨。”徐庶应道。
虽然在理论之上,皇帝的权力是无限的,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方才曹睿与曹真、董昭二人沟通过后,也是凭借着自己的皇帝身份强行结束争议,颁下命令。
但在曹真、董昭二人的角度看来,似乎有点‘拒谏’的意味了。
而徐庶方才之语,说是让曹真、董昭派家中子弟随在水军之中,让他们多了解些,实际上则是给了这二人后辈随水军立功的机会,近乎‘收买’。
收买臣子,也只是身为皇帝的一项基本功。徐庶只是略微一提醒,曹睿就几乎秒懂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