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54章:活着(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54章:活着(3) (第3/3页)

姿态接纳命运,直接给人一种最直观的感觉。

    如果让刘畅冰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向死而生”的哲学内核。

    当死亡的反衬强化了活着的本体价值,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将超越文化边界,直指人心。

    而福贵的生存哲学并非消极认命,而是暗含一种类似于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的抗争精神。

    比如他晚年与老牛相依时仍念叨“小鸡变鹅,鹅变羊”的朴素愿景。

    以亲人名字呼唤老鹅,这是是对逝者的纪念。

    给人直接的冲击。

    然后便是双层叙事结构。

    夏远居然是直接采用“采风者倾听福贵自述”的框架,使第一人称叙述兼具亲历者的真实感与旁观者的反思距离。

    福贵平静讲述惨烈往事,而“我”作为听众的沉默介入,引导读者在共情中完成对苦难的二次解读。

    而且并没有让人出戏的感受。

    然后便是那头老牛,则是主角的镜像,从另一角度上来说象征生命在卑微中的顽强延续。

    以死者的名呼唤老牛,将记忆转化为生存的精神。

    这是相当于直接把这本书的内核给反衬上了。

    然后便是在历史厚度与文化维度之上。

    单个人的命运与时代洪流的碰撞。

    福贵这个人的一生串联了过往函夏的一切大事件上,打仗等重大事件,其命运成为函夏的微观缩影。

    而龙二,被枪毙,春生在那个彷徨的年代中自杀。

    有庆被抽干血致死的荒诞悲剧,揭露很多冰凉刺骨的现实思考。

    而且最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些文字带来的就是,夏远居然未直接评价什么,而是通过福贵“被随意摆弄”的遭遇,展现普通人如何在时代裂缝中挣扎求存。

    没有夹带任何自己的私货!

    完完全全的站在一个完全客观的视角去讲述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属于泥土中的小人物的故事。

    当整本书不知不觉的看完的时候,刘畅冰已经浑身鸡皮疙瘩了,并且深深的被故事打动。

    他暗骂一句:“妈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