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不管雷霆霹雳,胜似闲庭信步,一吼碎神魂!(万字章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四章 不管雷霆霹雳,胜似闲庭信步,一吼碎神魂!(万字章节) (第1/3页)

    出手之人,正是当今乾帝杨盘。

    他自从覆灭了大禅寺后,便始终躲在这座虚空世界中,潜心修行道术、修复造化之舟,鲜少外出。

    如今朝堂百官所见的乾帝,只不过是他防备梦神机刺杀,专门放在台面上,替自己发号施令的替身。

    太上道历代传人,都会监察天下,绝不允许人间帝皇修道得长生,一旦有天子犯禁,修炼到鬼仙境界,他们便会出手,将之格杀。

    大乾王朝的太宗、高宗,以及前朝大周的太祖,皆是因为触犯了这条禁忌,被太上道掌教梦神机刺杀。

    如今乾帝既修炼道术,又得了太上道死敌,造化道的传承,对梦神机自然要多加防范。

    但是杨盘也不愧为一代雄主,心智、手段、才情皆是无可挑剔。

    饶是有梦神机这个天下第一人虎视眈眈,他也已在暗中渡过了六次雷劫,实力深不可测,不输当年的大周太祖,甚至犹有胜之。

    可即便是他这个六次雷劫的高手,察觉到公羊愚、丘身上残存的伤痕后,也不禁感到震撼。

    ——东海那位,怎会来到此处?

    ——难不成,西山真有遗漏的魔门至宝?

    杨盘心念电转,却并不表露出来,而是深吸一口气,运起“造化天经”的道术,为两大亲卫首领祛除拳意,恢复伤势。

    只是,印月这些年来,虽然因为缺少炼窍秘法,未能抵达“一窍通百窍”的境界,成为媲美七劫鬼仙的巅峰人仙,却也在得了徐行的记忆后,提前拥有了这个境界的些许特征。

    甚至论诡秘阴险之处,印月的魔化拳意,还要更胜巅峰人仙不止一筹,令专精道术的鬼仙都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要反被染化,道心失守。

    杨盘固然道术了得,所学更是此界最顶级的绝学,想要驱散印月以拳意凝炼的魔气,还是极其吃力,不得不借助神器之力。

    他右手一挥,取出这方皇天世界的核心,“皇天玺”,引动其中龙气,又调用了一股来自造化之舟的“中央戊已空洞大真气”,方才把拳意镇压。

    杨盘做完这一切,已是额间见汗,他长吁一口气,听到身后传来的沉稳脚步声,头也不回,只沉声问道:

    “玄机,来得正好,帮朕看一看,东海那妖人的武学,究竟练到了什么地步,是否已突破桎梏,抵达了巅峰人仙境界?”

    站在杨盘身后那人,披一袭锦衣华服,头戴紫金冠,肌肤莹润如玉,面容方正,眉眼低垂,覆有一层紫意,内蕴无穷威严。

    他正是当朝太师,大乾王朝社稷柱石之一、巅峰武圣,武温侯洪玄机。

    洪玄机听到杨盘问话,先是一丝不苟地对他行礼,毫不逾矩,才走上前来,仔细看了看两人,摇头道:

    “并非是巅峰人仙的拳意,但也非是道术,这妖人的武功,如今是练得越发魔性深重了,似乎已脱离了武学、道术的藩篱,自成一派,臣也看不分明。

    唯一确定的是,如今的他,只怕真要当成一位造物主、巅峰人仙级数的高手来看待,棘手程度,还要胜过西域那位元气神。”

    洪玄机说到这里,微微欠了欠身。

    “如今既有机会,微臣愿意披甲出征,为陛下征讨西山,干脆斩了这妖人!”

    如今的洪玄机,不过是一巅峰武圣,可浑身散发出来的气势,却丝毫不输公羊愚这位人仙,甚至犹有胜之。

    大殿中,还有另一股雄浑气机升腾而起,与洪玄机的拳意相互呼应,无边无际、如渊如海的威严荡开,直如太古天龙复苏,重临世间。

    这正是大乾王朝的另一桩秘宝,上古圣皇“盘”亲手打造的战甲、“皇天始龙铠”。

    纵然是巅峰武圣披上这具战甲,都有媲美人仙的伟力,纵然是造物主级数的强者,也难以伤害,堪称是不死不灭。

    昔日洪玄机正是披着这具铠甲,才能从虚空中杀出,偷袭梦神机,为杨盘驾驭造化之舟,施展必杀一击,创造出了绝佳的机会。

    就算没有从天而降的徐行,他们在二十年前,也有能力斩灭梦神机的人仙肉身。

    杨盘有些意动,目光闪烁,沉吟道:

    “你我虽是有意放任,但这二十年间,这妖人横行天下、不逢敌手,战败无数强者也是事实。

    现如今,那些千年世家一见此人上门寻衅,都是甘愿躲在虚空世界中当缩头乌龟,显然也是看穿了咱们的谋划。

    既然如此,不妨用这剿魔的名头,令他们出人出力出粮,若是不从,便正好打上门去,抄了家产,又能杀鸡儆猴,又能为修复造化之舟收集材料,一举两得。”

    杨盘自从得了“造化之舟”,为了修复这上古神器中的至尊王者,可以说是夙兴夜寐,殚精竭虑。

    同梦神机联手剿灭大禅寺,正是一次赌博,可惜的是,杨盘虽是赌赢了,天外却有异星横空,干脆掀了他的牌桌,令他一无所获。

    至此之后,这位立志成为千古一帝的雄主,便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只不过,光是节流也不是法子,杨盘还要另想一条生财之路。

    他左思右想,只能把主意打到了那些底蕴雄厚的千年世家,尤其是出过“中古诸子”的门阀上。

    “诸子”乃是中古时期,涌现出的一批强者,他们个个都是七次雷劫以上的造物主,足有百来人,是以号称“百圣”。

    诸子百圣中,虽是没有阳神层次的高手,可他们的智慧,却已超越了上古圣皇,甚至削去了圣皇权威,将九九至尊贬为了九五至尊。

    这种存在留下的血脉,自然是豪阔非常,这些“诸子世家”的底蕴,比起大禅寺这种出过阳神的圣地,都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他们代表的乃是圣贤权威,纵然是杨盘这位人间天子,也不敢贸然动手,一个处理不好,就要引发大动乱。

    经过了五六千年的岁月沉淀,中古诸子的道理、教化,早已深刻烙印在中土天州百姓的骨髓中,无可动摇。

    谁要是敢违逆,便是“大逆不道”、“失德之君”,杨盘等人一旦背负这个名声,看似承平的大乾王朝当即便要风起云涌、星火燎原。

    王朝覆、宗庙隳,只在旦夕间。

    更何况,就算不论后续影响,光是这些世家本身的势力,就足以令杨盘望而却步,只能先行分化,再徐徐图之。

    这妖人的出现,也给了他一个极好的理由。

    大乾王朝若是主持“剿魔”之事,大可以打出为诸子世家出头的旗号,若是有世家不从,便是不尊诸子权威,借机剿灭了就是,无可指摘。

    若是真从了,便可叫他们打头阵。

    更何况,杨盘算准,以诸子世家一惯的傲然脾性,应当早已恨绝了这妖人。

    只是对方这妖人一向是行踪无定,东海妖神洞又是天下一等一的险地,才迟迟不曾出手。

    如今有朝廷牵头,要为诸子世家出头,如梵家、王家等势力,应该会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借机展露自身权威才是……

    洪玄机听完,也是心悦诚服,赞许道:

    “此举大善,正好吩咐给姬常月去办,让他以姬家身份,联系梵家、王家、孙家。”

    梵家、姬家、王家、孙家,正是诸子世家中,最为强大的四家,在这数千年间,历代王朝对他们都只能怀柔、安抚,不能剿灭。

    其中梵家乃是千年第一世家,四次、五次雷劫的长老足有十几二十人,更有一位渡过六次雷劫的老祖坐镇,势力比起大禅寺,要强了足足十倍。

    其余三家纵然有所不如,也相差不远。

    姬常月正是出身姬家,他乃是大乾三十年的恩科状元,曾经官至礼部尚书,后又归隐,拜入了正一道门下,如今已是正一道的道主。

    他继承正一道后,积极向朝廷靠拢,依循上古诸子之道,以“忠、孝、义、节”的理念,自上到下地改革正一道,乃道门中的异数。

    当朝皇后亦是姬家出身,严格算起来,姬常月亦算是外戚,以此人的地位、出身、实力前去来联系诸子世家,实在是合适至极。

    杨盘亦极满意洪玄机的人选,只是最后还是有些不放心,特意吩咐一句:

    “这些天,遣些得力人手,盯住西山,万万不能放跑了这妖人。

    若是让他回了妖神洞,纠结起一批大力金刚神猿,侵略东南,只怕又是一场兵祸。

    如今火罗国蠢蠢欲动,冠军侯又有养寇自重之心,国库实是禁不起再打一次大仗了……”

    说到这里,杨盘不禁悲从中来,深深一叹。

    洪玄机听到这番叮嘱,又看着杨盘面上的忧虑,虽是不动声色,心头却不由得一阵感慨。

    这些年来,为了修复造化之舟,实在是苦了陛下。

    好好的一代雄主,硬生生给逼成了个精打细算的账房先生,事事锱铢必较,平白窝折气魄。

    这一切若是究其根源,都是因为那东海妖人。

    若无此人,他们早已将大禅寺的底蕴尽收手中,修复造化之舟,纵横天下,何必如此紧巴巴地过日子?!

    洪玄机一想到这里,眯起眼,杀心陡增,双手抱拳,沉声道:

    “圣天子垂拱而治,征战杀伐之事,都交由微臣来办便可,这正是微臣身为太师的职责,亦是君臣大义之所在。

    微臣这次披甲出征,定然将此人擒下,捉到陛下身前,当面千刀万剐,一泄心头之恨!”

    洪玄机如今虽是未曾披甲,一字一句,却都同“皇天始龙铠”的精魄呼应,自有一股纵横无敌、所向披靡的气魄,令人为之心折,深深心服。

    这番话,也显示出洪玄机对局势的判断。

    一举两得之策,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分清主次,皇室虽是想要借机削弱、分化诸子世家,但第一要务,仍是诛杀那妖人。

    这位既有造物主级别的实力,又神志不清,行事全无逻辑,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威胁性实在太大,实乃大乾王朝所不能容忍。

    杨盘大手一挥,慨然道:

    “既如此,朕便在此处,恭候太师凯旋!不过今日之事,动静到底是大了些。

    玄机,你现在亲自去城头坐镇,以防有鼠辈趁机兴风作浪,一经发现,杀无赦。”

    洪玄机点点头,大步离去。

    西山之事虽未遭大肆宣扬,但印月出手的声势极大,仍是令玉京城中一众高手皆心有所感,心怀异志者,更是蠢蠢欲动。

    直到他们看见那位两鬓斑白、华服高冠的武温侯亲自走上城头,俯瞰玉京,方才熄了心思,不敢轻举妄动。

    洪玄机登城不久,又见一条长虹自玉京城中升起,远去九十九州,要挨个拜访世袭一等国公的诸子世家,商量诛魔之事。

    随着姬常月离京,大乾王朝国土境内,皆是风起云涌、暗流涌动。

    这一晚,不知道有多少人彻夜难眠,但是这其中绝不包括洪易。

    他乃是天生的读书种子,自幼便有习武修行之心,得了《武经》、《道经》后,自是手不释卷,全身心地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