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宁氏一剑,当为金刚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九章 宁氏一剑,当为金刚尊 (第3/3页)

道:

    “徐某乃第四代传人。”

    一门功法的创立,除去初代祖师的灵感外,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添砖加瓦,才能补足缺漏,发展完善。

    这个世界的佛道两家,因为同魔门敌对之故,则还要更加注重“补足缺漏”这一步。

    毕竟天魔一族,最擅坏人道基,功法上哪怕只是些许疏漏,落在它们眼中,都是足以致命的破绽。

    而大金刚神力,自九如祖师起,到渊头陀手中,也不过只传了三代,自是远远不能同这个世界里面那些动辄数千年、乃至上万年,已经形成完整体系的神通比较。

    正因存在如此强烈的对比,所以法海一眼就看得出来,这功法哪怕不是初创而成,也应当很少有人修行。

    徐行虽是能够通过诸多其他手段,弥补这些缺陷和不足,但并不代表疏漏便不存在了。

    法海听罢,沉吟片刻,忽然道:

    “既然皆是佛门同修,那居士可愿入我金山寺,继承金刚法脉,出任金刚尊?”

    此言一出,就连石护法也震了一震。

    亢龙宫和金山寺向来是同气连枝、互通有无的盟友,因此他很清楚,三尊之位对金山寺的重要性。

    可现在,法海竟然要让一个外人,来担任这关乎金山寺生死存亡的尊者?

    法海却是无动于衷,直视徐行,诚恳道:

    “居士的金刚禅法,与我寺金刚法脉同出一源,以你的佛法造诣,只要上手,想必很快便能修成金刚法脉中的诸多神通秘式,足以胜任此职位。”

    徐行听罢,却皱起眉头:

    “金山寺三尊,我亦有所耳闻,却从不曾听说,有哪位尊者缺位。”

    只不过说到这里,徐行也隐有所悟。

    金山寺三尊里,最为出名的自然便是摩诃尊法海,菩提尊白素贞虽是向来低调,却也有“观音化身”的名头。

    但世所公认,其实名头最小、最为神秘的金刚尊,才是金山寺真正的定海神针。

    据说,这位金刚尊乃是佛门中硕果仅存的阿罗汉级数高人,辈分奇高、功力深厚,魔劫一战时,他亦是出力甚多。

    可如今听法海的意思,这位在世阿罗汉,莫非已经……?

    法海听到此处,苦笑一声,提及一件金山寺的隐秘。

    “其实,魔劫一战后,金刚尊深知时日无多,便留下了真意心印,离开了金山寺,只说等到十年后,会有传人来收回心印,承接尊者之位。

    但是直到如今,我们也不曾等到那位传人,为保寺中安宁,不得不另寻他人,却终不可得,直到居士出现。”

    法海说到此处,也叹道:

    “其实,我亦有所猜测,金刚尊所选定的传人,之所以迟迟未至,只怕是已有了别的心思。

    这些年来,我一直想要去见一见他,却因寺中之事,迟迟未能成行。”

    法海说到最后这段话,仍是面色如常,语气也极为平缓,就像是在谈论一位久未重逢的故人。

    但无论是徐行还是石护法,都能够清晰地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炽热燃烧,难以抑制的激烈心绪。

    对法海来说,这是极不常见的现象,只能说明这位预备金刚尊的所作所为,已令他心中涌现出强烈诛魔之心。

    传人……?

    当今之世,金山寺就已经完全可以代表整个佛门。

    若说不属于金山寺,又有大神通、大法力,足以担任金刚尊一职的佛门中人,据徐行所知,普天之下,亦只有一人矣。

    他眉头跳动,不禁问道:

    “大师所言那人,莫非正是号称‘菩提明宗,倒驾慈航’的护国法丈,慈航普度?”

    “慈航普度……嘿。”

    法海重复着这个名字,意义不明地嘿笑一声,点了点头,却不多做评价,只是道:

    “居士若是愿意担任金刚尊,那么除金刚法脉的传承外,我所学的摩诃法脉,亦可任凭居士参悟。

    至于许居士,事关七世怨侣,还是先等菩提尊和聂姑娘谈出个结果,咱们再来商谈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