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无量山下群雄聚(910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二章 无量山下群雄聚(9100) (第3/3页)

身后那瑟瑟发抖的旅店老板和小厮,抛过去一袋银两,歉意道:

    “两位,今日之事,是我连累你们了,拿着这些钱,去其他地方做买卖吧。”

    说完,他又提醒道:

    “前门这里毒气弥漫,已成死地,两位收拾收拾,从后门出去吧。”

    铁手沉默了会儿,长叹道:

    “或许,你是对的,但我实在是不忍看这种事,唉,咱们走吧。”

    徐行又笑起来。

    “我是我,你是你,何必都要学我,我纯粹是性情使然罢了,咱们毕竟是不一样的人。

    这些事你做不来,但也有些事,是我做不来而你做得来的。”

    那是一种温和且宽厚,充满理解的笑容。

    铁手只在诸葛先生脸上,看见过这样的笑。

    说完,徐行眉眼飞扬,又毫无迟疑、无比流畅地接上了下一句话:

    “当然,你做得来,我做不来的事,很少啦!”

    他的语气中,甚至还带着一点宽慰。

    看到徐行那自信满满的表情,铁手心中的郁气一下子散去大半,笑着摇摇头,真心实意道:

    “踏法,最起码,你的自信,我就学不来。”

    徐行哈哈大笑:

    “那是当然!”

    虽然说说笑笑,气氛轻松,但两人都意识到同一个问题:

    于春童是大将军的人,丁春秋跟大将军又相交甚密,他如此大张旗鼓地到来,说明至少在丁春秋这个始作俑者眼中,“七虫七死药”的药力,应当已经令无崖子无法抵御。

    这也说明,大理国局势,真正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不过,等到两人抵达无量山脚,才真正意识到,“刻不容缓”这四个字的真实含义。

    徐行这辈子见过最大的聚会场面,便是朱天都在鳌背岛上的会盟。

    可无论是高手数量还是质量,那一次聚集整个东南高手的会盟,跟这无量山下的场面比起来,仍是大巫见小巫。

    如今的无量山脚,已是沸反盈天,两人只一眼望去,就看出这里起码聚集了一两千人。

    这一两千人身穿各色服饰,各据一处,分出了三个阵营,彼此泾渭分明。

    其中一派,人数最多,服饰不同,簇拥着一架华美车驾。

    此车四方立柱皆是纯金打造,雕饰精美琳琅,镶以各种珍珠、宝石装饰,四周还有嘎巴拉骨饰、鎏金宝瓶、佛骨舍利等等,极尽奢侈。

    车驾四周,数十名肌肉虬结,身材魁伟的红袍喇嘛手持各式经幢和经幡,神情肃然,宛如佛前护法金刚,透露出不为外物所动的坚定,显然是修行密法有成的好手。

    能乘坐这等法驾,令密宗金刚护法者,自然便只有那位降服藏密五支,雄长西域、冠绝雪山,被天下视为密宗最高成就者,堪称当世活佛的“大轮明王”鸠摩智。

    除此之外,还有七名身后负剑的少年人,虽是处于这派阵营中,却距离这车架极远,隐隐约约有种自成一派,与之对立的势头。

    还有一派,人数虽是最少,却有五六百号铁甲卫士,列阵森严,居中之人乃是段正明这位大理正派皇帝,身旁则是一群穿明黄僧袍的和尚。

    不过,这一派人物中,气势最盛者,乃是一名面如冠玉,头戴方巾,作文士打扮的年轻人,其人长身玉立,面容虽是轻松写意,目光却如冷电神锋,锐气四溢。

    另一派人马,人数虽是不算太多,可声势却是最大,敲锣打鼓,更有大旗招展,挥舞不停。

    这些人相貌各异,浑然不似中原人士,人人身披黑衣,款式都不尽相同,甚至有人身上黑衣乃是用明度不同的黑拼接而成,简直是黑得千奇百怪、五彩斑斓。

    他们正用着来自不同民族的语言、不同的语调,念着具有同样含义的赞诗,勉强辨认得出来,其中出现最多的,便是“星宿老仙”四字。

    这群人也簇拥着一抬大轿,可这轿子却丝毫不显奢华,只是单纯的大、单纯的黑,暗沉沉的黑暗中,透出令人不安的死寂。

    其余两派人马,虽是互相对立,却也隐隐约约将矛头同样指向这一派。

    无形压力越积越多,直令奋力敲锣打鼓、诵念赞诗的星宿派弟子都感身子有些沉重,格外费劲。

    轿子中,有个干瘦如竹竿,浑身找不出二两肉的年轻人挑起眉眼,有些不悦道:

    “丁先生,要不要我们三兄弟出手,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轿子里,一个体态痴肥的肉球,还有一个五短身材的敦厚汉子都同时点头。

    丁春秋却浑不在意,抚着银白长髯,意态悠然道:

    “不急,‘蔷薇将军’于春童,已携七十二名精锐及一名强援,正在路上,算算时间也该到了。

    等他们到来,无论是鸠摩智和七绝神剑,还是天龙寺那几个老家伙,都不足为虑。”

    年轻人听到“蔷薇将军”这个名字,面容一动,神情就像是看见了一条响尾蛇,而这响尾蛇甚至已缠在身上,张开獠牙,作势欲咬。

    对出身岭南“老字号”温家,终日与各种毒物打交道的他来说,这是极其罕见的表现。

    毕竟,一个敢于随身携带“黑血”和给战马喂养“红鳞素”的人,哪怕是在精研毒药的温家,也当得起“狠厉”的评价。

    年轻人甚至认为,于春童这个人,比起这两种毒药,还要更狠厉、更恶毒。

    好在,这天生的毒物,如今是来助阵的……

    想到此处,年轻人不由得松了口气。

    丁春秋当然知道这年轻人在想什么,只是微微一笑。

    虽然明白于春童的狠辣性情,可这位蔷薇将军,他还是充满期待。

    这样一个阴狠至极、毒辣至极的纯粹恶人,若能加入我星宿派,不知道又能炼出什么毒?

    期待之后,还有惋惜。

    只因此人虽有大好禀赋,却全部浪费在施毒小术上,不学制毒,更不学炼毒,实在是浪费天赋,大材小用。

    尽管对于春童用毒的态度不甚赞同,丁春秋仍是肯定这位蔷薇将军与他那七十二名精锐的战力。

    更何况还有那位名震天下、威慑万里的“神手大劈棺”随行?

    就在这种沉默无声的对峙中,那架大轮明王所具的车驾中,忽地传来一道沉闷至极的嗓音。

    “嗯?何方高手?!”

    蕴含极强的念力、内力波动的一字一句都仿佛洪钟大吕,空谷传响,激荡得车驾内外的梵钵、宝瓶、风铃等法器一并嗡鸣作响。

    嗓音与嗡鸣声混杂于一处,一浪叠一浪,滚滚袭来,周遭众人皆是头脑一片空白,仿佛灵魂都被洪流涤荡过一遍,生不出半点杂念。

    就连星宿派弟子的诵念声、敲锣打鼓声,都给这句话给彻底掩盖过去。

    一时间,全场万籁俱寂。

    丁春秋、“七绝神剑”等人乍闻此言,皆是面露惊容,虽然知道这“大轮明王”实力非凡,却也没想到,其人的内力竟然雄浑至此,密宗念法更是这般高深莫测。

    跟他交过手的天龙寺众僧,更是严阵以待,露出如临大敌之神色。

    鸠摩智言语未尽,人群尽头,又响起一个清朗澄澈的嗓音,光听声音,就能让人感觉到,那是一个活泼且有朝气的少年人。

    “好个密宗真言!”

    不同大鸠摩智那种一气不断,连绵不绝,连成洪流似的音波浪潮,这句话乃是一字一句,间隔明显,毫无藕断丝连之感。

    简直就像是六道平地炸开的雷霆霹雳,每一声干净利落,饱含振聋发聩之力。

    原本大脑空白的众人,听了这句话,竟是一下子清醒了过来。

    他们甚至感觉体内气血运行,也加快了许多,仿佛被这六个字给激发了生机,从头到脚地洗礼了一遍。

    众人皆是愕然,转头望去,却见在浩浩荡荡的人群尽头,正有两个年轻人,肩并肩地缓步走来。

    其中一人熊背虎腰,身形壮阔健硕,面容沉肃。

    他就像一座拔地而起、缓缓挪动的山岳,每走一步,都给场中众人以无与伦比的压迫感。

    场中有认得他的高手,已齐齐出口惊呼:

    “铁二爷!”

    “二捕头!”

    “铁手!”

    铁手身旁那人则是玉树临风、神完气足,意态洒脱,一袭青衫飘扬鼓荡,貌如天人,仿佛刚从九霄云外,乘风降落人间,带着一种卓然出尘之气。

    只一眼,这人的风神已令在场众多武林高手惊艳,他们更知道,刚刚那声音正是此人所发。

    如此俊美的相貌、如此高深的武功,又能与铁手同行,在武林中必非是无名之辈,可在场绝大多数人,却偏偏认不出这人的身份。

    唯有时刻关注京师局势,知道神侯府中,又多了一位不世出高手的人,心中隐隐有所猜测。

    段誉看见他,则是目露欣喜神色,全然不顾如今正是三方对峙之局,当即迈步走出,振臂呼喊道:

    “踏法兄!”

    徐行目光环扫,将在场那些值得注意的高手,全都看过一遍,才收回目光,看向段誉,笑得开心且爽朗:

    “哈哈哈哈,小段,好久不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