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远洋探险 (第3/3页)
个月才能抵达九原。
但实际上,送信这个功能对他们意义并不大,对秦朝意义很大,那是因为秦朝没有信鸽和信鹰,现在军方和官府普遍设置了信鸽站,利用信鸽中转,两天的情报就能从九原送到洛阳。
当然,直道也并非一无是处,它首先大大方便了军队和后勤物资运输,其次它在民用方面也会有很好的效应,能促进沿途的物资运输和商业发展。
但这些都萧夏而言还远不够,他要的不仅仅是道路的效果,还其他更重要流程,标准化运输。
标准化的马车,标准化的集装箱,标准化的车轮,非常方便更换,一旦把这种标准化推行起来,整个社会都会脱胎换骨。
萧夏手下有足够多的能人,自己只要提出设想,让他们去执行。想到这,萧夏令道:“宣工部尚书何稠和匠作监令云定兴来见朕!”
不多时,云定兴先赶来了,“微臣云定兴参见陛下!”
萧夏见侍卫的盘子里有一根铁管,他眼睛一亮,上前拾起铁管笑道:“这就是朕要的铁管?”
云定兴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道:“回禀陛下,这铁管太难了,微臣折腾了三百多根,只有这根勉强符合陛下的标准。”
萧夏更有兴趣了,拾起铁管仔细观察,是用精钢打造,致密度非常高,边缘切面看不到一点杂质和针眼。
“品质不错,怎么做出来的?”
“回禀陛下,这是卷轧出来的。”
萧夏笑问道:“不是直接浇铸出来的?”
云定兴摇摇头,“回禀陛下,微臣刚开始就是浇铸,但浇铸了近两百根,每一根都会有针眼,怎么也避免不了,后来就改成卷轧,先把钢坯反复锻打,再卷成管状,再反复锻打,将接口处融为一体,最后把形状恢复为圆形,淬火后就成了,微臣说得很简单,实际上很难,失败了一百多次,这根管子最后足足用了三天时间才完成。”
萧夏终于寻找到了接口处,勉强有一点痕迹,基本上已经看不出来了。
虽然钢管合格了,但萧夏想到了另一个致命问题。
“这种钢管是不是没法大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