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七十六章 绞索收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七十六章 绞索收紧 (第2/3页)

人执迷不悟,那以后就别再抱怨没有机会了。”

    停一下,萧夏又笑道:“这件事和元家没有关系,朕只是请资政帮忙传信!”

    元孝矩连忙道:“微臣今天就写信发出,他们晚上就能收到。”

    “辛苦资政了!”

    当天晚上,各大关陇世家都用各种办法出了城门,无数人骑马赶往各个庄园。

    第二天,长安城以及关中各县的大街上到处在售卖粮食,原本小麦每斗七十文,一下子锐降到每斗四十文,对于长安百姓,这种机会是很难遇到,粮食不像别的东西,别的东西都是买贵不买贱,但粮食不一样,一旦粮食便宜,饱受高价粮压迫的长安百姓,都会拼命囤积。

    在各种小道消息的助推下,长安城刮起一股疯狂的屯粮潮,短短两天时间,各大关陇世家的存粮基本上都抛售一空。

    相反,官府却反应迟钝,认定这是一种被小道消息挑起来的疯狂行为。

    三天后,所有关陇世家的存粮都抛售一空,各种小道消息也突然消失,市场上的小麦家也恢复到每斗七十文。

    买到粮食的人家都在暗暗窃喜,也有一些反应迟钝的人家面对粮价恢复,都顿足捶胸,后悔自己错过了机会。

    但官府并没有认识到这件事重要性,甚至连报告都没有写,李渊压根就不知道出现过三天粮食抛售的异常行为。

    武关的盘查极为严格,在距离关城一里外就有哨卡进行预检,在商队抵达关城前就必须把所有货物卸下,接受检查。

    这天清晨,钟声响起,武关和往常一样要开启城门,一里外哨卡的二十名士兵也正式上岗。

    一支商队和往常一样来了,李渊为什么不禁止商队入关中?实际上,要禁也是隋朝禁,李渊没法禁,关中地域太小,很多物资都严重依赖外部,李渊禁商都等于卡自己的脖子。

    所以李渊不但不禁商,还鼓励商人来关中卖货,尤其希望商人们携带些盐铁过来。

    不过虽然鼓励商人来关中,但盘查却十分严厉,商队刚到哨卡前便被拦住了。

    带队商人抱拳笑道:“辛苦弟兄们了!”

    士兵们都认识,对方是淅阳郡有名的大酒商段德明,专门和上洛郡做生意。

    据说他卖的清酒品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