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天意 (第3/3页)
,留机敏兵丁为向导,并言降唐者免今年赋税。
时数千曹军归乡散播唐军仁政,再加上原先释放归乡的两千兵马,于是湘水以西乡县无不传诵唐军善举。
名声传播出去后,高顺分兵南下武陵时,一路上畅通无阻,更有大族箪食壶浆,喜迎王师扶危济困,驱逐恶徒曹氏。
在武陵郡诸县先后归降时,高顺兵马东进,与文聘所部汇合。而关羽、张飞二将随郭淮率水师顺流东行,与屯兵于夏口的张辽大军汇合。
而得知郭淮率水师与张辽大军汇合,曹军人心大为忧惧。
大帐内,橘黄色的灯火摇晃,在曹操的手持下,驱散舆图上的黑暗。
“呼!”
望着的舆图上标记的唐军兵马扎营点,曹操长吐了口气,仿佛想将压在心头上的忧心事吹出。
“夷道城破,荆、益合流,敌寇众多,破敌愈难尔!”曹操暗忖道。
“丞相!”
刘晔受诏领命入帐。
“今寨中军心如何?”曹操收敛神情,问道。
刘晔迟疑了下,说道:“自知夷道城破,益州水师与张辽汇合,兵将上下无不忧叹,深惧敌寇兵众。”
曹操眼睛微眯,问道:“子扬可有计策,能退唐人大军?”
“某有小计,但成与不成需观天意了!”刘晔说道。
“计从何来?”曹操问道。
刘晔拱手说道:“东南疆域辽阔,我军层层阻击,唐人未可尽下。三月之时,春水方生,天气渐渐炎热,水潦之地多生疫病。北人水土不服,必被疫病所扰。敌寇患病之时,便是丞相用兵破敌之机。”
曹操微微点头,叹息道:“公安、寿春、淮阴不知能否守上百日,拖至夏季水涝之时。”
“寿春、淮阴积粮一岁,城郭坚固,兵吏尽忠,未必守不上百日。晔仅恐公安难守百日,若公安有失,则夏口以西之地尽被敌寇所有。”刘晔说道。
曹操沉默半响,说道:“曹仁虽智计不达,但胆略超群。今知公安之重,岂敢不尽心作战?”
刘晔说道:“丞相欲与敌寇久持,但军中人心忧惧,还需丞相思得安抚之策。”
曹操将灯盏放在案上,说道:“升帐,召诸将至大帐听令。”
“诺!”
不知曹操葫芦里卖的药,刘晔领命应道。
过了半响,差点就寝的曹军将校收到曹操升帐的消息,不敢耽搁时间,急忙忙赶至大帐。
帐内,曹操一改忧色,笑容满面以迎诸将。而诸将不见曹操忧虑,大为诧异。
待诸将齐至,曹操说道:“即日起禁闭营寨,不与唐寇交兵。如有违者,按军法处置。”
“这~”
诸将面面相觑,不知曹操为何更改搦战之策,莫非怕益州兵至,唐军无非抵御吗?
“丞相,唐军已破夷道,兵马不断汇集,张辽之兵渐众。今不趁文聘、高顺未至之际破敌,不知丞相欲待何时破敌?”曹洪大胆问道。
曹操捋须而笑,说道:“孤已有破敌之策,仅时机未至,诸子忍耐些许时日。如破敌时机至,破敌易如反掌!”
“敢问丞相何计?”曹休问道。
“哈哈!”
曹操摆手而笑,说道:“军机不可泄露,诸君往后便知计策。即日起,听孤诏令,无令不得出寨。”
“遵命!”
见曹操胸有成竹,诸将不明觉厉,纷纷领命。
人群中,周瑜面露狐疑,他不知道曹操今下还有何破敌之策?
在人群中扫视圈,见刘晔似有所得,周瑜暗暗记下。
散帐之后,周瑜快步寻上刘晔,直言问道:“丞相破敌之策,不知子扬知否?”
刘晔摇头说道:“晔不知丞相方略?”
周瑜笑了笑,说道:“子扬莫非欺瑜为三岁孩童不成?”
说着,周瑜止步堵在刘晔跟前,冷笑说道:“火攻、激将二策不成,丞相不予唐军交手,莫非指望唐卒感染瘟疫,不战自胜不成?”
“我观丞相计穷,今令诸将坚守不出,无非欲安人心罢了!”
刘晔沉默少许,说道:“公瑾既知丞相本意,又何意追问于我?”
之前张辽与他对峙不战,让曹操无法使计破敌。如今益州水师大舟云集夏口,曹操所率水师大概率兵败。何况文聘所领水师一日便能至,这让曹操取胜的希望愈发渺小。
故无方略之下,曹操只能指望刘晔所说天意,指望唐军兵卒在春夏季节感染瘟疫。
见刘晔承认曹操今日升帐用意,周瑜惆怅说道:“此计败多胜少,但又是少有破敌之策。”
ps:昨天、今天搞装修的事,三更没补上,今天暂时二合一。明天没事,我将前天欠的三更补上。今天少码的字,大后天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