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蜀地降! (第2/3页)
册封名义,吴景抬出屠杀成都的吴汉作为反面例子。
“先生之言不~”
徐晃颇有动心,正欲答应吴景时,却见田丰拼命向他使眼色,遂知不能轻许,改口道:“封赏乃是国家大事,容晃再三思虑。我已命人设宴,先生可先暂退休息。”
“诺!”
见徐晃没有松口,吴景略有失望,说道:“蜀中人心思安,望将军尽早抚恤。”
及吴景趋步离帐,徐晃疑惑问道:“今蜀中欲降,如邓禹故事,权宜抚恤,田君以为不可否?”
田丰说道:“将军欲尽早为国下蜀,然却不能不知利害。陛下虽赐节于将军,但却未授将军行王事。而邓禹之故事,便有行王事之权,故将军岂能与邓禹相比?”
闻言,徐晃微微蹙眉,说道:“先生言陛下恐会因我擅封官爵而怪罪?”
“以陛下之性情,岂会怪罪将军?但丰恐朝中或有非议之声,以此弹劾将军。”田丰说道:“将军功绩显赫,今若妄封官爵,必会令人忌惮!”
徐晃捋髯而思,说道:“那今蜀人求降,当如何是好?”
田丰沉吟少许,说道:“昔陛下初议伐蜀,先以满宠为益州刺史,委主将之职。及经数月,陛下更改诏令,以将军为主将,但益州刺史之职仍由满宠兼任。”
“故以丰之见,将军暂延蜀人归降事宜,邀满宠至剑阁,与将军共同收降。并遣快马报于陛下,询问册封官爵之事。”
“及下蜀,将军屯兵剑阁、阆中,扼巴蜀咽喉,监护蜀人降卒。由满宠至成都主事,行军政分离之事,以免遭朝廷之非议,且听陛下诏书吩咐。”
徐晃蹙眉说道:“不至成都,恐兵将不满。”
“兵将所重者不在成都,而是欲得封赏以归乡梓。”田丰说道:“陛下知将军不入蜀,岂会不先行封赏将军及麾下兵将!”
继而,田丰意味深长,问道:“不知将军心意何如?”
徐晃问心无愧,说道:“我受命伐蜀,今蜀若归附,我命已成。成都繁荣与否,与我何干?”
说着,徐晃向田丰拱手,说道:“多谢先生提醒!”
“不敢!”
接受投降看似简单,实际上玄机门道很深。徐晃既掌大军,又擅自封赏官爵,很容易被人猜忌有反叛之心。尤其关西精锐多在徐晃军中,加上招降蜀军兵马,徐晃麾下兵力能膨胀到十万余众,加上蜀地天险,基本拥有了割据的基础。
故伐巴蜀者,常常由多人统兵并进,一为分散敌寇兵力,二为互相牵制。且一般宗亲将领南征者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