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章 民意(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章 民意(1) (第2/3页)

鼓捣出这些的,按理说目光不会如此短浅。

    可偏偏就发生这诡异一幕了。

    对于楚徽的疑虑,楚凌没有发表任何看法,在没有探到安和县的实底前,他是不会轻下定论的。

    先入为主,这是大忌所在。

    在李家镇的时候,楚凌对安和县没有太特殊的念头,在过去,是有一批新科进士下放到京畿道了,楚凌是知晓这些人的姓名,不过具体到哪个地方,担任何职,楚凌只是大致了解了一下。

    作为大虞皇帝,有多少事等着他去解决,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这些小的事情,这或许有些无情,但却是现实。

    即便是要关注,楚凌也会关注榷关总署、廉政总署这些有司,毕竟他们做的事情,是直接推动与落实他所定新政的。

    这个好坏,是会产生很大影响的。

    直到李忠转递了锦衣卫秘呈的奏报,提及了安和县令,楚凌这才留意到章繁,是正统四年的新科进士!!

    也是想起了章繁这个人,让楚凌意识到一点,正统四年的新科进士,不止在中枢层面具有了影响力,在地方上也一样。

    这是一件不容忽略的事。

    新政谋改,是从中枢、地方两个层面,发挥出不同的作用,以此来使影响国计民生的政策具象化。

    在中枢,有关关要打通。

    在地方,同样是这样的。

    不可能说,涉及到谋改的政策,在中枢喊的震天响,到了地方却没任何实效,如此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既然是这样,中枢跟地方必然保持联姻,或是官面上的,或是私底下的。

    这也是为何党争、派系这种现象,不可能彻底扼杀的根本缘由。

    即便在一些时期,将一些派系连根拔起了,但是抱团取暖的现象仍在,而这就会有合适的土壤。

    这就是现实。

    ‘说不定在这些新科进士中,已经有一些人在私下联系起来了。’亦是联想到这些,一个想法,在楚凌的心底生出。

    ‘他们的联系,可能是因为新政,也可能是别的……但不管是哪种,在很多人尚未察觉下,一些影响已经产生了。’

    有了这个想法,楚凌心底没有生出任何情绪。

    他是站在一个高度,以政治机器的角度,来审视这件事情的,毕竟他知道,官场上这些是扼杀不了的,能够做到制衡,不出现失衡,就已经是很好的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李家镇,安和县这件事情,不能过早的下定论了。

    ……

    县城东,一处客栈。

    “这一路走下来,感觉如何?”

    二楼一间雅间。

    楚凌立于临街窗户处,俯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