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吏即官! (第2/3页)
利营建,还肩负更重的职责,即蓄水抗洪抗旱的需求。”
讲到这里,楚凌表情严肃起来。
“仅是京畿道治下,每年小灾不断,大灾数年必出一次。”楚凌放下茶盏,剑眉微蹙起来。
“除了地震无法干预,诸如别的,是能通过人力改变的,如旱灾,如水患,这都是能减少不必要损失的。”
“至于更厉害的洪涝,哪怕不能减少损失,但却能通过分洪疏导,去尽可能的转移灾民,从而减少死伤。”
“灾情是统御治理的一大难题,这不止困扰着我朝,也困扰着这片土地的其他王朝,如何解决此事,是必须要做好的。”
楚凌的话,让楚徽他们陷入沉思。
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啊。
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灾情了。
‘在正统这一朝,要是可以办成诸县皆有水库,那大虞国祚在无形中就能延续很长。’楚凌心中带有感慨。
水库带来的利好,楚凌是心知肚明的。
楚凌也知自己想要的太多了。
但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下,如果连想都不敢去做的话,那他不知自己来此的意义何在,又为何要坐在那个位置上。
不断直面各种挑战,是支撑他的信念所在。
不然这一生,未免就太过无趣了。
“呦,人还挺多啊!!”
一道轻佻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此间的气氛。
楚凌抬眼望去,只见来人身形消瘦,穿着一身皂服,面上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的笑意,昂首朝里走着。
殊不知这般举动,却使在此吃饭的,有几位警觉地摸向腰处。
来人却仿佛没有察觉到周围异样的气氛。
本带着喜意的饭馆掌柜,被今日增多不少的食客而高兴,可在看到来人时,脸色却在瞬间变得煞白,慌忙迎上前去:“赵爷,您怎么来了?”
“怎么?”
被饭馆掌柜唤作赵爷的那人,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四周,随即看向了掌柜,“你这地方,我不能来吗?”
“哪儿能呢。”
掌柜一听,立时就陪着笑脸,连声道:“赵爷能来小店,那是小的的荣幸,赵爷这边请。”
赵广生哼了一声,便朝一处走去。
途径楚凌一桌时,赵广生脚步微顿,目光在楚凌几人身上扫过,最终落在了徐云身上,可却很快收回。
“掌柜的,温一壶酒。”
赵广生找了个空桌坐下,“再上几道小菜,爷心情不好。”
“是,是。”
那掌柜的听后,立时道。
随即便眼神示意自家外甥。
“来,吃。”
对这一幕,楚凌没有在意,拿着筷子点点眼前饭菜,对脸色明显不好的徐云,还有楚徽、黄龙他们说道。
适才扫来的眼神,带有什么,徐云一清二楚。
那目光带着审视,甚至还有一丝试探的意味。
“尝尝这个。”
楚凌夹了一筷子肉,放到徐云碗中,露出淡淡笑意,这是在安抚徐云。
“嗯。”
徐云应了声,没有说什么。
但楚徽、黄龙一行却知一点,这个被唤作赵爷的小吏,要倒霉了,只不过自家皇兄/天子要看看,为何这个小吏过来,这饭馆掌柜会如此惧怕。
李家镇,是一处很不起眼的小镇。
最近这几年,因为药厂镇的兴起,其所在位置,恰好处在去往药厂镇的途中,使得来的外人多了。
这一切都得益于兴修的宽道。
不是这样,李家镇也不会如此。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有因市镇兴建的,有因边榷重开的,有因以工代赈的,有因诸监建坊的,有因……
而这些变化,在层出不穷的风波及影响下,在虞都内外,在京畿道,却显得是那样不起眼。
可这些变化,却又给涉及其中的百姓,带来了最真切的改变。
别的不说,仅是这李家镇,就有不少人不止局限于农耕了。
“赵爷,您的酒。”
在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