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番外)中祖光文皇帝 (第2/3页)
,尚书令诸葛亮,中书令法正,卫将军赵云等重臣商议关于拟定刘备的庙号与谥号一事。
“陛……大行皇帝德横天地,兴复宗统,褒德赏勋,亲睦九族,功臣咸蒙封爵,多受广地,或连属县。”
“建宗庙,扶社稷,重拨天下之乱,而反其正,又劝农行桑,抚恤爱民,可谓晏晏之政,功德巍巍也!”
“按照周礼制谥,谥者,为行之迹,号者,为功之表,古来有大功者,当以号谥称之。”
“依照谥法对先帝之功德,诸公可细听之……”
“周公旦有言:功格上下称光,能绍前业称光,居上能谦称光,功烈耿著称光。”
“经纬天地称文,道德博闻称文,慈惠爱民称文,赐民爵位称文。”
“汉家二兴为世祖光武皇帝,表先帝之功绩可号谥为‘光文’皇帝。”
崔琰说到这儿不禁停下来,稍微喘了口气,他如今也六旬有二,连说话也没办法全说完,看来不服老是不行了。
目光瞥见众臣皆在轻微点头,认同先帝之功,足以称得上“光文”。
他的心底亦是一喜,先帝对他有重恩,能够定下“文”为谥号,更胜过其他。
崔琰再度斟酌了一下言语,继续说道:“至于庙号,以周礼之制,有开创之功可称为祖,有德则谓之宗,先帝以布衣身提三尺剑平天下,功可追太祖高皇帝。”
“建兴三十一年以来,天下大治,河清海晏,国泰民安,仁风遍布四海,且又拓地万里,穷尽西海与东海寻农作之物,用时一十七年编撰《汉记》,先帝功德远超历代天子。”
先帝真不是一般能打,民生文治之功,光是从海外寻回的农作种子所带来的粮产收成,就能死死压住汉家历代皇帝的文治,包括孝文皇帝……
何况还修了三万余卷的《汉记》,那可是古今天下之事,无所不囊括其中的巨作。
再加勤政爱民,体恤百姓之心,只需把先帝的功劳摆出来,便会觉得其余皇帝文治之举,也不过如此。
仔细想一想先帝的武功,实际也胜过了太祖与世祖,毕竟那时的二祖可没降服漠南与西域,还有东边的高句丽等蛮夷。
这些四夷君长如今皆诣阙拜先帝为天可汗单于,所有攻伐之事,俱要先问过汉家才能实行。
“依懿所见,先帝有开创中兴之功,足可庙号中祖,与太祖、世祖并列。”
司马懿在群臣里站出来,先伏身对柩前叩首,再接着对新君躬身行礼,最后朝着众臣肃然作揖道。
自打河内司马氏为先帝效命以来,司马八达先后为官为吏,尤其是他司马仲达最得天子信任,有些官吏竟然拿狼顾相,抨击他有异心,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