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衣锦好还乡 (第2/3页)
,只要他别在边关惹事既可。
狄青尝了甜头,便时不时的伸出手……
这让满朝文臣更加瞧不起武将,可是意外的却再也没有人去弹劾狄青了。
接得灶神天未晓,爆仗喧喧,催要开门早。新褙钟馗先挂了,大红春帖销金好,炉烧苍术香缭绕。黄纸神牌。上写天尊号,烧得纸灰都不扫,斜日半街人醉倒。
陈琦在年前是有假期的,按照宋代的习俗,做官的人可以在腊月三十开始放七天年假,上元佳节放三天,这样元旦这一个假期实际上便是放十天了。这么长的假期,如果放在后世,肯定有很多人都会抓紧时间坐火车回家了,可是在走路基本靠腿,通话基本靠吼的宋代,想回老家可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
从东京城到宛丘县城通共不过三百多里地,路上就必须得走两天,如果中间有了什么差错走上三四天也是很正常。不过好在一路上全是官道,倒也不怕毛贼侵扰,只要别像仇九那样,哪里危险往哪里钻就行。
所以,到了腊月二十日,陈琦便郑重的请了事假,要求多休息三天,这样能够在大年三十赶到家。好在他的上司欧阳修倒也是一个体贴的人,知道他是第一年离开家,便给了三天的事假,好让他提前还家。
京城的街上,幼童拿着爆竹在竞相追逐,点着香捻子不时放一个,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旁边便有人拍手叫好,幼童们便兴奋的吹嘘起自己鞭炮那是多么的响。店铺都开着张,店伙计和小二们喜气洋洋的邀请着在街上置办年货的人进他们店铺里看看。各种腊肉、蜜饯、果脯、肉松的香气飘到街上,和幼童们欢喜的爆竹硝烟味道交织在了一起,告诉你马上就要过年了。
到了腊月二十,邹家和陈家来接他们归乡的人就赶着马车到了京城,两方人马为了让陈侍书坐谁的车几乎要大打出手。最后还是陈琦做了一个决定,我和邹晨坐自家的马车,你们的马车赶着行李和礼物回家既可,这才算把两家的斗鸡给安排下去。
陈琦抚着被两家吵得发昏的额头,不由得长叹一声,岳家和自己家竟然结了仇,这闹的?
得他们要还乡,苏轼和苏辙羡慕的不得了,他们老家在四川那是想回也回不了。便带了一些礼物托着陈琦带回家,说是送给家里老人的。邹晨其实想说,大苏啊,你啥也不用送,你就给我写一首送别词就行了,上面注上我邹晨的大名,再不济注上陈嘉禾的名字也行。我们不要礼物,可是这话在嘴里滚了几滚还是咽了下去。
苏迟和苏迈知道陈家的小妹妹要回老家了,哭的不成个样子,这三个小家伙,这一年来成了要好的“朋友”,当然是单方面来讲,晶晶现在还是啥都不知道呢。治平元年,苏家一共就这两个宝贝孙子,并不象几年后孙儿孙女成群,所以平时根本没人陪他们玩,好不容易碰上陈琦有这么一个粉嘟嘟可爱的小妹妹,真是恨不得天天都腻在一起。
再加上陈家还有小七和丁锐,只要他们不在府学里上学,若是苏家的人来了,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