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三章新的中华总商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三章新的中华总商会 (第3/3页)

用了织工穿梭于幻想世界最新章节。

    虽然江南那边已经开始分工合作,可是象这样的更精细的划分他们则是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当然没有见过,因为这是后世五十年代后才有的纱厂车间划分。

    他们最为心仪的则是李达水转大纺车。这种纺车造价并不贵,一部也只是数千两而已。而它能产生的效益,当天就可以见到。一天一百多斤的布那便是三十多匹,江南作坊里那种所谓的大型织布机和这个相比简直就不能称为大织机。

    一匹上好的棉布,售价可以在十贯左右,而那些半旧的破损的棉布也能卖到四贯以上。

    如此大的暴利,商贾们若是不动心才怪了。于是,在邹家庄中每日都有飞来驶去的信使来往于邹家庄和各个州县,他们在不停的传递着各个大佬们对这件事情的决策。

    半个月过去之后,商会中所有京大佬的属下都同意共同操持这个棉织品的市价。为了防止被人争权,他们规定,以后凡是进商会的,不能再进入高层,只能做普通的商会成员。

    商会在邹家庄进行了第一次选举,选举了公孙璐为商会会长,任期五年。又选举了十个副会长,任何重大的决策,必须有会长和十个副会长共同商议决策才可以。除了十个副会长以外,又选择了二十名理事,这二十名理事的背后都是各个经略使或转运使或是知州。

    会长不得连任,每五年要在副会长里进行一次选举,副会长和理事则是可以连任。

    经过商贾们的几天讨论,商会被命名为中华总商会。

    一个新的商会,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成立了。

    在京中的各个大臣对文相非常的感激,他们觉得棉布利润之大,文相竟然肯放手拉着大家一起赚钱,对文相的人品又多了一份肯定,比以往更加敬重他了。谁说君子不爱财?君子更爱浮财,这些相公们早就羡慕文相有一个好下属,会赚大把的银子给他,据传说那邹家每年给文相过年的年礼便是数万两的猪腰银,码成小山送过去的。自家也不求赚的如同文相一样多,只要能赚到文相的一小半便是邀天之庆了。

    无形中的,文相在朝堂上的威慑力又比以前大了几分。

    文相也乐啊,最近政令通达的程度真是令人惊喜,以往那些台官谏官们还经常有事没事找他的麻烦,可是最近全都闭上了嘴巴。自己接连发布了数个政令都完好的传达下去了,一时之间在朝堂之上风头无两。

    不由得,文相对邹家也更看重了几分。于是他找来了自己的长子,让他尽快把七姐和五郎的亲事给订下来。

    只有通过联姻才能将两个家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文相是这么想的,五郎也是这么想的……

    ps:

    宋代一匹绢布长度是四丈二尺左右,幅宽二尺五,约重十二两左右。换算成棉布,我按照每匹重五斤计算长宽依旧。

    来源是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10《纳紬绢尺度》“周显德三年勅:“其纳官绸绢,依旧长四十二尺,乃知今之税绢,尺度长短阔,狭斤两轻重……”

    《宋会要辑稿,食货》64之14,绍兴二十七年,四川交税的绢,每匹四丈二尺。

    41,32,宋微宋时定大晟新尺,“如帛长四十二尺,阔二尺五分为匹,以新尺计长四十二尺七寸五分,阔二尺一寸三分五厘之五为匹。”

    作者说,一世太短,想在书里多活几世。不疯魔,不成活,顺则人,逆则仙。——《逆水求仙》书号:2886827作者:我的温柔碎满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