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暴雨下的邹家庄 (第2/3页)
恒信玻璃果真大方,一下子替她收了五十车的羊毛,足够支撑她一年的用量了。
黄有良原来是黄家的大管家,主要负责的就是对外经商,自从成立了作坊之后他便成了大掌柜。作坊一个月给他二百多贯的工钱,如今也过得跟个地主似的日子。
“小女郎。这不要钱!”黄有良听到邹晨问到羊毛的价格,立刻笑眯眯的说道。
“不要钱?”邹晨先是睁大了眼睛,然后又是恍然大悟状。这不要钱,显然就是想要经营权。
黄有良拱手笑道:“小女郎,我听闻您的作坊想把货给卖到草原去。但是不知道能否把这条商路给恒信做做,至于价钱嘛,一切好商量。”
“要找商队,自然还是要找自己家的,这样用起来才是放心!只是你们只能在草原上经营,中原可不归你们啊。”邹晨做出保证,然后又说道,“这个羊毛的价格还是和我结了吧,这样的话我也好算成本。”
“小女郎,真不要钱!”黄有良得到保证之后脸上笑开了一朵花,“我们真的没花一文钱,这羊毛是草原那边几个部落白送给我们的,他们知道我们在收羊毛。根本连价格都没有问,直接把羊毛给送了过来。还多谢咱们帮他们处理这些垃圾呢……”黄有良说着说着脸上露出了讥笑,这些无知的草原人,脑子笨的如同豕狗,商队们收羊毛他们还感恩戴德的不得了。
“这也不过就是这么一次的生意罢了,下次你们再去收,可就不好收了。那时他们就知道了羊毛是用来做什么的,岂会再白白送给你们?”邹晨听了之后也笑了。
“你们商队从草原回来人吃马嚼的也要不少钱,这样吧,这次商队的全部费用由我承担了。等到下次我们再算羊毛的钱,这生意可不是我外祖一家的,咱们还是算得清楚最好。”邹晨看到黄有良想拒绝,笑着劝道。
多亏得女夫子的介绍,现在招了一百二十名熟练的织工,她们的手法比邹家庄的那些妇人们更为精良,邹晨挑了手法最好的一批人去做手工地毯,剩下的全部用机器。准备卖到草原的是正儿八经的黄金地毯,整块地毯的用料便高达数千两银子。采用蚕丝、金银丝线和羊毛,价格昂贵,用料考究,而且完全采用后世土耳其地毯的森纳结法,既华贵又高雅。
这样的地毯卖到草原,不怕不赚钱!邹晨暗暗地想到。
转眼时光易过。出了正月文家便派了马车来接人。随着马车来的,是文家的次孙文康世。文康世此番前来,一是为了接五郎前去东京,其次是为了显示文家对邹家的看重。
邹家人并不知道文康世会来,一时之间手足无措。幸好五郎与文康世私交甚好,倒也没有闹出什么笑话来。文康世在邹家住了几日,便和五郎一起回了东京城。
三月间,黄河又一次决口,李仲昌等人主张堵塞‘商胡’(今河南濮阳东)的黄河水,使黄河流入六塔河医冠萌兽。邹晨看到五郎写来的家书。急的一头虚汗,立刻提笔给五郎写了一封信,要求他立刻尽最大能力去劝阻文相。要文相不可附议这项决议。然而,历史还是按照原定的道路一直在行走,不久之后,文彦博、富弼等人支持李仲昌的方案,开凿六塔河。贾昌朝坚决反对。
四月,新修的六塔河堤再度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