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豆腐坊热闹开业 (第2/3页)
多少钱的报价,而是更在乎原糖的价格。路上要经过哪些州县,运费是多少之类的。他想到邹家明明有如此挣钱的精制白糖,却藏着捂着不肯往外放,反而要去打听原产地的价格。再联想了一下被送到东京城中随着文相公读书的五郎,仿佛突然有些明白了什么似的。自此以后更加卖力的做事情,好象要把自己一生的力量全部使完一样。
不仅如此。他还向东家提了要求,要把自己的小儿子公孙璐也叫过来跟着东家跑腿帮忙。
这公孙璐邹晨倒也是见过几次,平时公孙季来回去宛丘接送如果不趁着邹一民的车便会让公孙璐送他回来。今年二十八岁年纪,和丁启差不多大小,看起来也是一个非常沉稳的人,平时不大爱说话,做任何事情总是闷不作声的就给做好了。公孙季的大儿子跟着原来的老东家在做掌柜,小儿子就呆在老家守着祖坟未曾远离故土。邹晨想了想,便同意了公孙季的要求,让他小儿子也跟着一起做了外事副管事。
公孙季等到儿子一来,立刻让他和自己一样签了长期契约,这个契约一签定,他们父子便算是把自己卖给了邹家二十五年,二十五年后公孙璐才可以退休。公孙璐来了几天之后,邹家经过考察,又单独找他谈了一次话,便让他进入了精制白糖的院子内,让他学习石灰澄清法。这个公孙璐倒也是一个知情识趣的,他自从进了院子之后,不仅对任何人闷不做声,哪怕就是对自己的父亲也是恪守本份,一句也不谈,公孙季倒也知道避讳,也从来不曾问过儿子院子里到底是什么。
五月初,那些行商在宛丘等的焦急万分,却又不舍得离去,正急头怪脑坐立难安之既,公孙季突然宣布让他们去邹家庄和家主商量事情。三个行商听到这个消息,连呼了好几声阿弥陀佛,在街上胡乱买了一些礼物立刻奔向了邹家庄。
公孙季看在多年老友的份上,偷偷和那三位行商说了一句含糊不明的话,言道邹家四个郎君乃是当朝文相公的徒孙,并且五郎君现在正亲自随在文相公身边日夜跟随,学着做学问。那三个行商倒是早就知道这件事,要不然也不会对邹家的家主们这么礼遇,要知道他们大小也算是一个商贾客,自己手中好歹也有十几家铺子,这次若不是为了老友公孙季的面子,他们是断断不会亲自来宛丘的,可是没想到来了宛丘竟然被他们发现了一门如此大暴利的生意,这怎么不令他们欣喜呢?
到了邹家庄,随便寒喧了一番,邹正达和邹正业便直接拿出一份早已经写好的厚厚得协议书让三位行商观看。
三位行商凝神细看,只见上面的条件非常苛刻,不仅如此上面还写着邹家有随时调价的权利。三位行商一看之下傻了眼,这如此苛刻的条件能是做生意的吗?不仅要求他们不能在国内进原糖,在国内白糖的卖价还要低于国外,这是什么怪要求?虽然条件如此苛刻,可是上面的进货价却是着实吸引着这几位行商。
一百三十文!
足足比他们报的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