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九章 “邵全忠起家时候的老朋友”归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三十九章 “邵全忠起家时候的老朋友”归来 (第2/3页)

伦行省来电。”

    嗯?巴比伦?有啥事直接给永贤发报就得了,最多找到斯文那里,怎么会越级发到我这儿?难道巴比伦还能有叛乱不成?

    接过一看,“此前文秀夫人派出去的石油勘探队,在本土各省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延长油田以外的油田,终于到了飞地大食三省。”

    “刚刚在巴比伦省的基尔库克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油田,油层浅,便于开采,自喷,储量巨大,初步估计22亿吨以上,将成为巴库以外,世界第二大的石油生产基地。”

    额,华夏吧,不是没有油,不过呢埋得比较深,现在的石油钻探技术发现不了,反正邵全忠是不知道华夏有油。

    巴库石油储量更多,但是都有主了。邵全忠不能抢,只能作为国王,在用的时候有优先购买权。

    优先购买权对国家是有战略意义的,尤其是在邵全忠知道汽车、柴油坦克和飞机的情况下。

    基尔库克的油田可是文氏发现的,还在大夏的地盘,那就是文氏的私产了,这可是笔巨大的财富。

    勘探队是文秀派过去的,不过文秀出走伦敦不管事,回来的事情勘探队还不知道,王永贤现在又成了计划投资委员会的公务人员,电报就发到了邵全忠这里。

    邵全忠明白了,“伊莎贝尔,把电报转斯文那里去。这个股权我保留了,但油田交给斯文十年,这期间我不要分红,全力支持斯文的工作。”

    邵全忠抄起电话,“给我接海陵专利所。”

    “喂,我悬赏汽油和柴油发动机这么久了,有拿到悬赏的了么?”

    “报告,没有。”

    唉,科技研究发明就是这样,有时候你砸钱也得等……

    1875年9月15号,齐柏林号飞艇自柏林返回,停到了海陵飞机场。

    额,这是十六天前,柏林拍来电报后,紧急在东郊建的飞机场。就是平整了个地面,临时建了点板房当仓库和办公室。

    海陵现在越扩越大,飞机场都建到姜堰去了。

    德国人对自己的制造能力很自信,正在加班加点造三十艘军用飞艇,连四冲程内燃机也开始自制。

    这第一艘齐柏林号是货运型,并不适合投弹,就被当成了运输艇。准备大约一个月一次航班,定期往返海陵和柏林,运输最紧要的军工物资。

    现在海陵飞机场停了三艘巨大的飞艇,另两艘“大夏号”和“复兴号”归王永贤的投资计划委员会调用,负责往西奈、巴比伦和天方省这些较远的地方运送急需的发展物资。

    浩罕和伊犁省也挺远,不过不需要飞艇——通火车了。

    更多的货运飞艇正在制造,估计很快会有其他国家购买。大夏自己一期就要订购五十艘,北方都订购了两艘试用。

    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