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七章 剑指中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七章 剑指中亚 (第2/3页)

可是要杀人放火打劫的。

    第二天,甘军两个骑兵营向西抵达锡尔湖南北两岸,控制住了浩罕国精华之地费尔干纳盆地跟外界沟通的交通要道。

    浩罕国面积也不算小,三十五万平方公里,不过精华之地费尔干纳盆地只有两万多平方公里。

    这么小的地盘,却拥有一百万人口,跟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伊犁省持平,是因为费尔干纳盆地得天独厚,被称为中亚粮仓,是个真正的聚宝盆。

    盆地周围群山环绕,锡尔河从盆地流过,灌溉了肥沃的土地,基本是个中亚版的天府之国。

    盆地通过狭窄的天山峡谷跟伊犁省相连,西面出口处狭窄,易守难攻。

    因为浩罕汗的配合,淮军轻取浩罕。

    占住了锡尔湖南北两岸的交通要道后,浩罕国就妥妥被淮军收入囊中。

    纵使老毛子有百万大军,面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也只能徒呼奈何,何况克里米亚战争战败后,他们现在没有那么多兵了。

    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对纵横西域的甘军骑兵来说,几天就全部过了一遍。

    八月初四,甘军四个步兵营六千人穿越天山峡谷,到了安集延。

    浩罕形势初定,淮军立刻挥起了屠刀。

    当然不可能杀老实种地的百姓,而是在安集延拿着名单四出抓人。

    安集延可是阿古柏的老家,浩罕国输出了六万侵略伊犁省的浩罕士兵,个个都欠下了血债,一少半在安集延。

    六万士兵都没有回到故乡,在伊犁省被淮军杀的杀,抓的抓。

    现在淮军按册点名,有血债的士兵家属全部连坐,贬为奴隶。

    淮军一口气抓了三十万人,占浩罕国人口三成。

    十二岁以上男子不论老幼,全部被驱赶到天山峡谷,拓宽道路。

    征发十万人的大工程,虽然是奴隶,也需要吃粮。粮哪儿来呢,当然来自费尔干纳盆地这个大粮仓。

    浩罕国已经不存在了,成了我大清的行省,以后要派巡抚治理的,自然不能随便抢粮。

    二十万妇女幼儿奴隶被变卖给浩罕国其他居民,换粮食。

    抄六万浩罕侵略者的家,加上对阿达雅儿团伙的抄家,也收获颇丰,获得的银子淮军不留,都买粮,修路。

    天山峡谷和铁门关峡谷是邵全忠西征中亚的两个绕不过去的天险,目前都在大兴土木。

    被抓的当然非常不满,反抗的就被杀,但幸存的浩罕人则幸灾乐祸。

    你们当初跟着阿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