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八章 兵临肃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八章 兵临肃州 (第2/3页)



    邵这里似乎完全没有对新军火商的刁难,这可能源自东方儒家文化对官员清廉的苛刻要求,咱们联邦的公务人员……呵呵。

    我对邵的西征成功充满信心,一个新的顶级列强正在诞生。如果您有多余的资金,相信我,来清国投资,将会赚得满钵满盆。

    ——《清国西行漫记》之十五,马克.吐温。”

    由于获得了西征统帅使用官方驿站传递信件的许可,马克吐温对西征的连续报道,形成了连载,不断传到兰州,再以电报形式发到旧金山。

    加利福尼亚大地报因此销量大增,短短时间内,已经连续给马克吐温涨了两次薪水了。

    无数美国人,现在每天的乐趣,就是晚饭后,坐在温暖的壁炉旁,喝着清国进口的红茶,看看马克吐温的连载,猎奇遥远东方的故事。

    马克吐温跟着名声大噪。他总是吹嘘清国的崛起,不断在文章里加私货,讽刺联邦的各种弊端,被美国读者戏谑关爱地称为“清吹马克”。

    埋汰归埋汰,大家还是盼望着航行在太平洋上的蒸汽邮船早点到,好能看到马克吐温文章里信誓旦旦说的各种新奇事物。

    同时开始抱怨科学家们不给力,相片怎么不能通过电报传过来啊?联邦的科学家们每天是不是都在泡手下的女研究生,不干正事啊?

    邵全忠的队伍日行五十里,不快不慢,十天就追上了先走了一周的乱民难民六十万人。

    六十万人不可能一窝蜂走,实际上难民大队连绵百里,后面,从陕西最远处来的,还得一个月才能赶到兰州。

    人大部分都到了,那就先走,少数人走得快,慢慢就追上大队伍了。

    邵全忠囤积西征八万人的粮草要一年,为什么增加了六十多万人,只需要再等几个月就够了呢?

    因为难民主要是人,马没有太多,老弱妇孺跟家当坐在牛车上,青壮赶着羊走路。日行三十里,基本跟逐水草而食的蒙古部落差不多,本来自家的羊就差不多够吃了。

    只不过长路漫漫,尽量多备点粮食以备不虞之需而已。

    邵全忠的军队可全是能吃的青壮,粮草全靠后勤,而且平均一人双马,骑兵三马,马的食量是人的五倍…….

    实际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