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下英雄入吾觳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下英雄入吾觳中 (第2/3页)

官,那么容易当么?

    咱就跟格兰特那个四品武将比,四品都司养廉银二百六十两,七品知县养廉银一千二百两,这也体现了两个官的实际权威对比。

    吴子义捷报上瞎编的功劳没有格兰特大,能升得比格兰特高,是因为原来他就是八品。

    可是原来的八品教谕除了级别就啥也不是,没有养廉银,一年工资换现代收入两万一,不够他整天跟朋友喝酒的,他得靠赌博赢钱维持面子……

    现在淮军一多半驻扎寿州,凤台县就是寿州的下属县,吴子义封凤台县令正好,高兴了还可以去坐堂过一把大老爷瘾。

    当然战功封的地方官,其实都不用去办公。哪天调别地方打仗去了,官也不会丢。上级会派别人“署凤台县令”,代理知县也是官场资历,有的是人愿意干。

    我大清是成熟的封建王朝,行政组织相当完善,吏部的人也不是成天吃干饭的。

    邵全忠这个凤颍六泗道道台基本管的是皖北大部,也是可以不上班,但想管可以管,有权力没责任那种。

    这次封赏,袁甲三退休让出了最高的总督位置,大家依次上升,都有斩获。

    送走了安公公,邵全忠开始琢磨自己地盘的新形势。

    袁甲三获封男爵光荣病休,乔大人坐上了他留下的漕运总督职位。

    一般来讲,武将冲锋陷阵,斩将夺旗,会立马授予爵位,体现我大清对军功的重视。

    乔大人这种文官一般只升官不赐爵,只有袁甲三这种退休的,才总结一生功劳给个爵位。

    干爹乔松年当上了总督,已经是妥妥正二品封疆大吏。

    但没有大学士、兵部尚书、右都御史一类的加衔,跟曾国藩这个两江总督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乔大人这个安徽巡抚,还一步都没迈进安徽,就升官了,这就是他组建淮军,罩着邵全忠获得的丰厚回报。

    乔大人不再兼任江宁布政司使和安徽巡抚,可作为漕运总督,一样管这两个地方。

    自己理论上虽然是李续宜的下属,但完全可以不鸟他——我干爹是你的上司……

    话说漕运总督兼管粮台才是非常正经的配合,袁甲三那种以漕运总督身份主持军务其实是因人成事。

    漕运总督已经可以有一协兵马护卫漕运,邵全忠升的这个副将理论上管一协,其实跟他指挥一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