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八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八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 (第2/3页)

见君侯!”

    秦瑱见之,自是急忙翻身下马,上前搀扶道:

    “府君不必如此多礼,我等本属同级,何言上下?”

    士燮闻言,便抬头一笑,对秦瑱拱手道:

    “君侯位列侯爵,又为三军之师,江东都督。”

    “于朝廷而言,算是同级,可在刘正东麾下,燮当为下位。”

    “莫非在君侯眼中,燮尚属外人,不可同列否?”

    他这话一说出,秦瑱既是暗自点头,心想这士燮倒是通达!

    如此一番言语,毫无生疏,自然而然就表明了自己态度。

    也怪不得这老头在原本历程中可以左右逢源,活到九十岁高寿了!

    不过士燮虽然通达,他却不能受了此礼,忙笑道:

    “话虽如此,于情于理,公为长者,不当下拜!”

    说着无论如何,都不让士燮行礼,相反还了士燮一理。

    士燮见状,心中自是称赞,众人见之,也暗道秦瑱年纪虽青,却不盛气凌人。

    如此一番见礼之后,众人便行入了郡府之内。

    士燮于此摆了一场宴会,又让自己几个兄弟和儿子一一前来拜见。

    秦瑱看着这一众老小,不由指着士徽笑道:

    “吾闻三公子颇喜弓马之道,不知然否?”

    此话看似寻常问话,然则士燮心中却是一震。

    显然,秦瑱如此,可不是简单看士徽顺眼,而是在敲打他们。

    毕竟,他又五个儿子,秦瑱不问长者,不问幼者,专门问老三。

    显然是因为当日士徽在城内领兵,想要抵抗秦瑱的兵马导致。

    想到此处,他自是背后一阵发凉,心想秦瑱如此,显然在交趾眼线不少。

    不然的话,何以当日发生之事,秦瑱能知道详细?

    “犬子倒是颇喜此事,然则本性顽劣,远非中原之士可比。”

    “老夫年少之时游历中原,方不至于在此夜郎自大。”

    “故最近有意让犬子外出游历,学习各家经义。”

    “闻得如今刘使君麾下儒士甚多,不知君侯可愿代为引荐?”

    他心想秦瑱现在提起,多半不是想要怪罪什么,只是想要敲打,不放心他三儿子。

    既然这样,我派自己儿子外出前往中原游学总行了吧?

    也不去别处,就去你眼皮子底下呆着,这样你还能怎么说!

    这个建议,既是为了防止秦瑱生疑,也顺势算是遣子为质。

    秦瑱自然不知士燮所想,他之所以要点士徽,就是因为士燮一死,这货就带着叛乱。

    所以他正准备想办法把士徽提前调走,没想到他一提,士燮竟然就主动让士徽北上。

    正是事出异常必有妖,士燮如此,反倒让他有些犹豫。

    但他看着士燮一脸真诚的模样,犹豫了片刻,还是答应了下来。

    不过在宴会结束之后,他便让陆逊去探探袁徽等人的口风,想知道之前发生过什么。

    这般到了第二天,陆逊便来到府内将当日之事告知秦瑱道:

    “士府君所以如此,多半是畏惧君侯怪罪当日之事!”

    秦瑱听罢原由,自是摇头一笑,心道士徽这小子果然不安分,不怪日后会起兵害了士燮一家老小。

    现在既然阴差阳错让士燮准备以士徽为质,他也就懒得纠正了。

    “可见世间异常之事,多是心中有鬼,不然何至于此?”

    说着,他又打量起了眼前十七岁的陆逊,只见其人低眉顺眼,就如改过的名字一般,极为谦逊。

    “说来伯言此次随我南下交州,不知可学到了何事?”

    陆逊听得此言,便抬起了头,继续低眉拱手道:

    “得君侯青睐,逊此番南下收益良多,难以胜数!”

    如此说罢,他本以为秦瑱要继续询问,急忙整理思绪。

    不料秦瑱闻之,便站起了身来,沉吟片刻道:

    “那不知伯言以为当今天下局势如何?我军若要匡扶汉室,该如何处之?”

    陆逊听到这个问题,顿时就愣了好一会儿。

    他心想秦瑱这思绪也太过跳脱了一些,刚问他学到了什么,又问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