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4章 金门有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84章 金门有危? (第3/3页)

    李佑并未多管这些东西。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李佑不语,在整个一月份内,都只是一味工作,甚至有些深居简出。

    与此同时,大营集团也正式对大营海洋下嘴,金门集团进行的改革,反而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了。

    “会长nim~~~~”

    丁青拖着长腔,带着两个黑眼圈走进来,“我这些天真的筋疲力尽了”

    李佑抬眼看了看他,丁青在半个月前,向他提交了金门贸易的具体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的方案。

    整体上都是按照李佑当时的安排进行的,比如优化运营与调整市场重心。

    再控制成本,精简冗余的运输路线,提高仓储和配送效率,推迟了那些非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优先维护核心物流网络。

    而最重要的,无异于与数个中国公司的贸易合作。

    要知道,在去年中韩贸易额就达千亿美元,中国也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市场之大,无需质疑。

    中国制造业也在高速增长,催生出了对高效物流的需求,尤其是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化工品等领域。

    比如属于金门电子的未来手机,已经开设了中国代工厂。

    为了规避外资限制,利用中方合作伙伴的本地资源,比如仓储网络和政策关系,丁青努力喝了半个月,再加上丁青华裔的身份,终于成功建立了数个合资公司。

    这些公司基本都是位于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大公司,持股比例控制在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五之间,保留技术和管理主导权。

    正值中国政策开放的窗口期,将技术带去,开拓市场,这是双赢的局面。

    另外还与中国本土物流企业签订多种跨境运输协议,开通定点直达航线,缩短跨境运输的时间。

    再加上青岛和上海自贸区设立了保税仓库,提供暂存、分拣、贴标等服务,进一步降低韩半岛的关税成本。

    总之就是,拼尽努力去降低成本。

    但不应该省的就没有省,李佑深知这个时代表达友好和重视是有多么朴素,在雇佣双语管理团队,建立与客户和政府的信任这种事上,该花钱花钱,该送礼送礼,完全按照规则来。

    整个一月份,李佑都没去管釜山闹得轰轰烈烈的大营海洋之争,而是全身心投入到金门集团当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