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9章 牵动韩半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49章 牵动韩半岛 (第2/3页)

观美国金门安保了,”李佑在机场送陈艺俊上飞机,“确认要长租的土地,确认能建立航天公司总部。”

    陈艺俊进入登机口,李佑也并未多留,他也得带着全在俊赶飞机。

    “会长,”全在俊眼神茫然,“这就是奔波的生意人?”

    他感觉自己这辈子没坐过这么多趟飞机。

    李佑拍了拍他肩膀,在贵宾候机室坐下等候。

    这段时间收购了之前罗斯柴尔德家的那几栋大楼,和希尔顿集团签订了韩半岛的特许经营合同。

    接下来就是完成私人航天公司的注册,暂时租下一栋楼当做办公地点,他和贝索斯、马斯克的合作,现在还仅仅是口头约定,只有他的公司完成注册,有了能互持股份的能力,才能真正去完成合作。

    李佑看了看腕表,距离这趟航班还得等接近两个小时。

    休斯敦是得州第一大城市,也是全美第四大城市,更重要的是,这座城市以其能源业、航空工业和运河业闻名世界,就连官方绰号都是‘太空城’。

    这地方还被誉为‘世界石油之都’,集中了美国各大能源公司的研发机构。

    这城市很贴合李佑的目标,想要在这里长租一栋大楼作为公司注册地点,需要的金钱多不说,相应的难度也非常高。

    好在贝索斯在得州就建立过发射基地,有他出面介绍,这些事情并没有为难到李佑。

    只要完成注册和股份互持,李佑就无需自己再东奔西跑了。

    不管是公司的实际框架搭建,还是招收各种员工,都可以雇佣专人来做。

    有贝索斯这种成功企业家出面打通关系,注册公司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候期。

    李佑也就没有在休斯顿多留,只需要回头通过后派人来就行。

    “杰夫,”李佑和贝索斯通着电话,“公司注册的事情,还需要你多留意。”

    贝索斯在那头哈哈笑着,“放心,我们的合作迫在眉睫,我会要求他们快速完成注册的,不过你得找好交接的人。”

    “我知道,”李佑叹了口气,“就这样。”

    本来还想去一趟漫威影业,过去施以援手。

    但现在漫威还未迎来最大危机,还得等到他们梭哈开始拍钢铁侠的时候,才算是弹尽粮绝。

    更重要的是,堪称漫威影业重塑者的凯文·费奇还未担任漫威总裁,这个时候要是引发蝴蝶效应,事情指不定就大条了。

    这家伙几乎担任了所有漫威电影的制片人,李佑脑子里可没那么多东西。

    陈艺俊返回韩半岛四天后,李佑才从仁川国际机场走出。

    “会长nim!”

    闻讯而来的记者们,已经将机场出口堵得水泄不通,还是靠安保们才挤开一条路。

    “据说您在美国注册了一家私人航天公司,是金门集团要向航天业发展吗?”

    “李会长nim!您”

    各种嘈杂的问题,但李佑也只回答了第一个问题。

    或者说这都是安排好的,要为金门集团的声势再次造势。

    毕竟

    韩半岛人由上到下,真的都很热衷于航天业,只是碍于美国和自己的工业体系,没有办法发展罢了。

    现在有一个另辟蹊径的李佑,在美国注册了私人航天公司,自然要将这次名声好好营销好。

    “注册的公司还尚未通过审批,”李佑接过一个记者的话筒,看向镜头,“不过我对通过审批信心十足,在休斯顿这座美国‘太空城’中,我已经长租下了一栋大楼作为未来的办公地点。”

    “这还要感谢我在美国的两位好友,杰夫·贝索斯和埃隆·马斯克,他们也都是私人航天领域的佼佼者。”

    李佑将话筒递还给这名记者,两侧的安保组成人墙,掩护着李佑坐进车中。

    也直到李佑坐进车中,这些记者才停下疯狂的追问,开始就地将素材传输给自己电视台,顺便开始构思自己的稿子该怎么写。

    航天对韩半岛意味着什么,除了他们,其实上层人们思考的更多。

    韩半岛的太空技术发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并设立航天研究局专职进行太空火箭技术开发,企图建立自己的太空发射能力。

    当然,在美国的‘协助’下开始研制太空火箭。

    在九三年韩半岛终于在技术协助下生产出了KSR-1型探空火箭,理论上能发展成战斗部两百公斤,射程达到一百五十公里的弹道导弹。

    说起来真的很可怜,这东西完全没有任何可能发展成为运载火箭,就是枚美国协助制造出的,很普通很普通的远程固体火箭弹,不涉及任何太空发射技术,最多能用于防空导弹和弹道导弹技术的推动。

    后面的KSR-2型探空火箭,同样完全没有任何可能发展成为运载火箭,就是射程远了一些。

    直到零二年,韩半岛才成功发射了一枚真正为开发运载火箭研制的KSR-3型探空火箭。

    于是去年九月份,科技部部长再次宣布,韩半岛将在今后十年斥巨资,用来发展航天技术,预计今年(零六年)到一零年,总计要投进去十四亿美元,用来研制卫星和运载工具、建设航天中心,同时还要进行航天技术开发和开展国际合作。

    结果今年年中了,他们还没开始投钱,李佑就先投了钱。

    根据李佑主动泄露出的情报来看,他投资那两家公司再加上注册花的钱,就已经接近三亿美元了。

    最重要的是,他还在借助美国私人航天公司的技术。

    据他们所知,那两家公司可都和美国国家航天局有技术合作的。

    很多人坐不住了,甚至心急如焚。

    “李会长真是每次出去,都要弄点大消息回来,”李连昌揉着眉心,“我们刚发言想要加大对航天业科研经费的投入,他就搞出私人航天公司来。”

    坐在总统办公室中的官员有数个,其中也包括当时对外发言的科技部部长。

    “刘部长,”李连昌看向科技部刘部长,“今年的经费审批会很快批下去,你对外不要公布具体数字,还是重复五年内投入十四亿美金。”

    “是,总统阁下。”

    刘部长面容苦涩,现在的科技部确实有一点研发能力,但也仅仅有一点,想要和背靠美国两个私人航天公司的金门搞竞赛.

    绝无此种可能。

    本来这次经费迟迟批不下去,就是因为这两年的成果真的让李连昌很不满意。

    自从零二年研发出KSR-3后,在李连昌的批准下,还是又投了很多钱到里面。

    但现在已经不是初期的美国‘协助’研发了,现在研究出的东西,对比KSR-3几乎没多少进步,李连昌心中是很不满的。

    科技部部长索性就这样拖着,万一钱投下来,还是没多少研究成果,那可就真坏事了。

    再往后总统可就不是李连昌了,到时候新总统不得把他拉出来反复鞭尸。

    按照他的心中所想,没那么在意什么‘自研’,不如等着美国方面给予技术支持,到时候再大量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